3楔子(第2页)
她以前只知道晋王死于地动,荆王死于谋反,万万没想到其中还有这许多内情,过了好一会儿才用口型问钱氏:“是谁?”
钱氏摇摇头,没说话。
孙氏虽然对京中事不甚了解,却也是生于地方大族,正经读过书的,此时稍一思索,一个念头就冒出来。
她试探着开口:“肃帝废后……”
钱氏伸出食指压在唇上,孙氏未说完的话硬生生咽下。
两人一言不发地对坐良久,孙氏才缓缓吐出一句:“难怪曹氏一族屠了个干净,我阿爹还说此举非仁君所为,没想到竟是这样。”
钱氏拍拍孙氏的手:“别想那么多,都是些没定论的事,来看看料子。我看着这块皮子不错。”
孙氏心不在焉地摸着眼前的皮毛,突然说道:“宫里会不会不让王妃改嫁?”
钱氏正端详料子,冷不丁被孙氏问得一愣,反应过来后好笑道:“瞎想什么呢,只要她不插手晋王的事,宫里才不管她。”
看着自己这个活泼又天真的弟妹,钱氏忍不住跟孙氏分享自己知道的京中轶事:“太祖当年可是没看上何氏,他老人家本想给晋王寻个高门贵女,还问过我堂妹呢,是晋王自己选的何氏。
“太祖嫌何家门第不显,老大的不乐意。你看看晋王死后太祖给永安郡主的赐封,太子之女才封郡主呢,亲王女可向来是封县主的。太祖对晋王那可不是一般的偏爱。”
这边钱孙二人说说笑笑,那边秦安听说徐知义又来了正一头雾水。
昨日晋王妃歇得早,今天一早秦安本想跟晋王妃说一下亲仁坊的事,结果秋游说王妃还未起。秦安只好先去喂鹰看马。
等忙完看看日头觉得晋王妃该起了,他换身衣服正准备再去一趟,又被徐知义抢了先。
秦安紧赶慢赶赶到倾云阁,却被拦在门外,看门的小丫头说王妃有客,让秦安在外面等着。
秦安能不知道有客?他就是冲着客来的。
秦安跟小婢女拉扯的功夫,徐知义正坐在偏厅喝茶。
王妃确实还没起,徐知义也只能等着。待到婢女进来添了一次茶水,晋王妃才姗姗来迟。
晋王妃满是疑惑,这小中官昨晚刚走,今天怎么又来了。
她款款走进厅中坐下,好奇地问道:“徐中官今日又是为何而来。”
次次来次次等,徐知义也没办过这么熬人的差事,总共来两次,这晋王府惯用的茶水饮食他都快摸明白了。
抱怨归抱怨,差事不能不办,他深吸口气打起精神,将太上皇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圣人说亲仁坊那处年久失修,住不得人,还请王妃另择住处。”
至于前面关于亲仁坊归属那句,太上皇没明说要提,徐知义就当自己等得太久忘记了。
晋王妃觉得自己没太听懂这句话,亲仁坊是空置多年不错,可是这些年也不是没人打扫,腐朽并不严重,只需稍加修缮就好,怎么就住不得人?
她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就说出来。
在宫里当差,习惯一句话八百个心眼子的徐知义已许久未遇上这般缺心少肺的,他放慢语速加重语气又重复了一遍:“亲仁坊年久失修,王妃若要离府请另择住处。”
晋王妃看着面无表情的徐知义,在心里把这句话又多琢磨几下,恍然大悟道:“亲仁坊修缮期间我可以先暂住凌薇山别院,徐中官替我多谢圣人关怀,就不必为我另寻落脚之处了。”
徐知义怀疑自己听错了,不得不再问一次:“王妃真的不另择居所?”
晋王妃心里觉得徐知义啰嗦,脸上却不好表现出来,笑着说:“不必,我暂住凌薇山别庄就好。”
徐知义带着一肚子问题飘乎乎从倾云阁出来,正看见门口的秦安。
秦安上前迎几步,笑着招呼:“这般巧,若不是遇见,我还不知徐中官来府上,不知今日徐中官可方便,你我再手谈几局?”
徐知义连连摆手:“我还有差事,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