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0110(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03章死亡预警

亥时一刻。

刺史府上,尤然灯火通明。前厅里设了酒宴,燕丞坐在主位上,漫不经心地擦拭弓箭。案上的菜已经吃得差不多,只那酒碗,他动都没动过。厅外的院子里,摆了四张长案,此时只余下残羹剩菜,酒水横流,四个早已喝醉的副将要么伏于案上酣睡,要么四仰八叉地倒在地面上。

魏江心神不宁地坐在侧边的位置,瞧瞧外头鼾声四起的副将们,忧心忡忡地抿了一口酒,对燕丞道:“将军,这几位将领如此酩酊大醉,是不是……不大合时宜?需要下官去叫醒他们吗?”

“怎么?你是有意见?”燕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魏江忙道:“不敢,不敢。只是下官已与将军禀明过漳州城内的局势,那宋阀……”

燕丞顿了顿擦弓的手。

魏江话音一滞,当即起身行礼认罪:“下官该死,是下官失言。下官的意思是,那宋匪诡计多端,眼下正在图谋对付将军,倘使今夜有变数,下官只怕如此情景耽误了将军的大事。”

燕丞继续擦弓:“女流之辈,她要是敢来,我敬她有种。”

“将军切莫轻敌。那宋乐珩的手底下也不尽是女流,还有许多……”

燕丞冷笑一声,打断魏江的话:“喽啰更没必要担忧。老子杀过的女人不多,杀过的男人能堆几座山。来多少,我杀多少。”

魏江:“……”

魏江知晓左右是劝不动了,只能闭口不言,又坐回了位置上。

与此同时,刺史府的墙头上,宋乐珩和熊茂等人趴成一排,正探头观望着前厅里的动静。

熊茂矮声道:“主公,时辰差不多了,要动手吗?”

宋乐珩深吸一口气,抬手刚要下令,众人蠢蠢欲动之时,墙头底下的巷子里,骤闻急促的脚步声行近。本该守在东城门的邓子睿抄着小道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主公!大哥!且慢!事情有变!”

众人一惊,纷纷转头看向邓子睿。

熊茂惊谔道:“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守在东城门吗?”

“魏江……魏江派了府兵,替换了所有东门守城的人!”

邓子睿这话一出,众人皆是心惊肉跳。

宋乐珩目光冷冽,遥遥睨着那远处端坐的魏江:“这只老狐狸,我低估他了。恐怕他一早就料到我来了漳州,也知你们三人投诚于我,他是故意让我们布这围杀之局,想在城里借燕丞把我们一锅端了。”

张卓曦道:“那怎么办?现在燕丞身边没人,那几个副将醉成这样,成不了事。要是我们杀得快,只要燕丞一死,万军无首,主公必能收服他们!”

宋乐珩摇头:“太冒险了。撤!所有人,杀往东门,尽快出城。”

话罢,她转身欲要跳下墙头,不料,她一动作,另一边的燕丞耳廓微动,说时迟那时快,他拿起坐垫旁放着的羽箭,即刻张弓,瞄准了宋乐珩的方向。

“抓到了。”

伴着这轻而又轻的三个字,羽箭携着万钧之力,朝着宋乐珩射去。

近处的张卓曦几乎是下意识地扑过去推开了宋乐珩,下一刻,长箭贯穿他的肩膀,他整个人竟是被箭上的力道带得飞出一丈远,钉在墙外的一株粗壮古木上。那细箭承受不住人体的重量,断裂时张卓曦便重重摔落在地,张嘴喷出一大口血来。

宋乐珩顿时目眦欲裂。

随即,刺史府的院子里,涌出无数弓兵,火把炽盛,照亮了墙头上的人影。四个原本醉倒的将领亦纷纷起身,街上也传来了快速逼近的步伐,朝着宋乐珩等人包围过来。

燕丞走到前厅,身后还跟着略感诧异的魏江。那带着浓重杀气的目光扫向墙头,定格在中间那女子身上,冷哼了一声,道:“还真是有种。”

宋乐珩也知燕丞是在埋伏他们,一时退无可退,当机立断道:“邓子睿,你带五百人先去夺门!其余人,随我杀!”

尾音落地,熊茂放出一枚信号焰火,提前藏匿在城中的五千余兵从四面八方涌来,接应宋乐珩等人。墙头上的枭使们尽数跃下。战声起,血色割开生死路。府内府外,一时俱现凛冽刀光。

广信岸边。

温季礼站在一株枯柳之下,遥望着江对岸整齐停靠的战船。萧溯之站在他身旁,手里拎着一盏灯笼。夜风呼啸,吹得那灯中烛火摇曳不止,影子也随之在地面上晃动。

江渝和韩世靖等人站在温季礼身后待命,除了江渝一脸天然的呆萌,其余个个皆是面色凝重。从众人看见漳州上空炸开那枚焰火开始,便都是大气不敢喘的状态,一刻一刻地默默算着时辰。

就在这时,李文彧身后跟着年迈的华叔,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岸边嶙峋的鹅卵石上,气闷地朝着温季礼跑过来。人到了近处,刚张嘴喊了句:“姓温的……”

就被萧溯之拦下了。

李文彧怎么也绕不过萧溯之,又见温季礼一动不动地望着对岸,毫无管束他手下人的意思,霎时满肚子都是火,叉着腰道:“宋乐珩是不是在漳州遇到危险了!你为什么不派人通知我!”

温季礼没有应。

李文彧又道:“她在漳州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不回来?你们守在这有什么用啊?!她要是真有事,你们赶紧渡江去帮她呀!是不是没有船?我家有商船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