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430(第15页)
又是两年不用愁她蠢蠢欲动了。
沈寄一大早就把家里的事料理完毕了。
这正月间到处赴宴也怪累人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天从阮府赴宴回来,小芝麻沉默了许久和沈寄说:“还好咱家没有姨娘!”
阮少夫人两次落胎,至今没有生下一个儿子。
三个姨娘一起停了避子汤,如今已经生下两个庶子。
阮家长房几有宠妾灭妻之兆。
魏楹说毕竟是商户出身,少了些规矩。
小芝麻从小和阮明惜交好,到阮府的所见所闻对她触动很大。
十五婶在信中一直拜托沈寄关照一下她的堂妹。
所以沈寄每次去阮府也会去见见阮家三少奶奶柳氏。
柳氏至今不知道她险些陪嫁到南蛮的事。
她嫁入阮家两年无所出,婆母已经要给脸色瞧了。
要不是魏楹的官做的大,阮家还想有所倚仗,怕是就要塞两个通房给她夫婿。
阮三少自小在富贵乡长大,倚红偎绿。
颇有几分贾宝玉的品格,最是怜惜身边的丫鬟。
他从前本有两个通房,在柳氏进门前被遣了出去。
是从小就陪在身边的,这不免让阮三少对柳氏有些不满。
再后来,他与柳氏也有过画眉之乐、共读西窗的美好时刻,却依然不改这一面。
当初,柳氏还觉得自己今后的生活可以和沈寄一别苗头。
但是,阮三少多情。
他对柳氏好,对别的丫鬟也好。
久而久之,对柳氏的新鲜感便消失了。
柳氏便觉得他对自己不如那些丫鬟还有红颜知己了。
如今再看沈寄,依然和魏楹过得蜜里调油的。
两个儿子活泼可爱,小芝麻也聪明懂事,一对比未免觉得自己命苦。
沈寄听她抱怨过两回,也就不再理会。
这是别人两口子的事,她管不着。
其实像阮三少这种多情公子,原本就不可能专情。
反倒魏楹这种对旁人外热内冷的人,对妻儿倒是能一如既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当然,不能掉以轻心。
自己如今才二十七正是盛年呢。以后可难说!
又要到一届科考之时了,魏楹说董举人这一科希望颇大。
这两年多,董举人和他们家一直有往来。
逢年过节沈寄总不忘给他送一份年节礼去。
他也时常过来拜访魏楹,向他请教。
虽是清贫度日,但一直没有搁下过书本。
而阮三少诗词歌赋方面甚有天赋,要下场考试却是不行的。
他和柳氏就一直在公中领份例银子花用。
但搁不住他今天送这个丫鬟什么好东西,明日又捧青楼头牌,手头不是那么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