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30740(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氏挑眉,“我也听说靠山王府最近门庭若市,都是为了过继的事儿呢。”

小亲王颔首,“这件事如今在宗室里的确是闹得沸沸扬扬的。”

他这一出声,十五叔和魏柏等人才想起来,他和靠山王是亲叔侄的事儿。

实在是早就把他当半个魏家人。他和靠山王府又很少来往,把这茬都给忘了。

小权儿倒是知道魏楹后续还有安排。他说道:“我们且看着吧,如今有了防备,怎么都不能再吃那样的亏。”

十五叔一家三口都惦记着青哥儿,没一会儿就告辞回家了。

魏楹和沈寄则带着孩子们去自家的小宅子。

和朱雀大街的府邸比,这座最开始置办来成亲后居住的小宅子,只能称之为蜗居。

但对魏楹和沈寄,这里显然意义非凡。

这是当初魏楹能力范围内能买到的最好的宅子了。要不是有亡母留下的嫁妆,他和沈寄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还得裸婚呢。

小宅子这些年时常用来招待进京赶考的淮阳学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贫寒学子,里头倒是真出了些中进士的。

这些年来一直人气不断。

而且一直有下人在照料,所以景致都是维护得很好的。

小豆沙走在摇摇车边左顾右盼道:“好小哦!”

推摇摇车的是小馒头,他点头,“是有点小。如果咱们没有搬家,到这会儿还真不太住得下。”

沈寄心道,你们是没见过后世房子金贵到一定程度,真正的蜗居是怎样的。

这都1000平了,怎么住不下?

空地上起两排房子小意思。

魏楹负手走在旁边,新婚是的旖旎风光涌上心。他转头朝沈寄微微一笑,眼底眸光流转,情意脉脉。

沈寄柔柔一笑,这儿其实是她真正意义第一个家。之前在魏家她一直当自己是过客来着。

几个孩子这些年很少过来,哪怕是到了六叔府上玩耍。

因为这边长期住着赶考的举人,不好进来影响人复习也没有过来。

小包子转了会儿问道:“娘,我以前住哪?”

从小馒头开始,下头四个都是在朱雀大街的大宅出生的了。

“你那会儿还在襁褓中呢,肯定就住在爹娘房间的厢房里方便照顾。你姐姐住另一边的厢房。其他房间都改成客房了,但正房应该是没有变动的。咱们去看看吧!”

小豆沙看到门上的对联还是小馒头的字,“三哥,你原来没有哄我。连这儿都是你写的对联,那果然是要写很多的。”

小馒头心道,就是给这儿写对联他压力最大了。这儿住的都是举人啊,不好好练字根本没脸往门上贴的。

因为初九要到萧府做客,所以这一晚魏家一大家子就没有再出城回温泉庄子。反正连两个小的都一并带来了,也不用担心什么。

来去一趟花在路上就将近两个时辰呢。

当然,小宅子的房间是住不下这么多人的。就是勉强住下了也不舒服,而且取暖也不方便。

他们便住回了朱雀大街的大宅。小亲王则回到自己的王府居住。

大宅留守的下人,下午就得到主人要回来住几晚的消息。等沈寄一家回到家的时候,几人屋子里的地龙都已经烧上了。

的确是很暖和,但是也十分的耗费炭。

因为小时候过过穷苦日子,沈寄一直是个节俭的性子,魏楹也是如此。

夫妻俩人时常用‘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来教育儿女。哪怕如今已经家资百万也是如此。

这样,几个孩子耳濡目染也是从来不敢浪费物力、财力的。

小包子和小馒头去勤工俭学之后尤其如此,连带也影响到了小豆沙。甚至对小亲王也有所影响。

往年全家留在京城过冬,是因为魏楹在任上,正月间客似云来。沈寄除了怀孕期间冬天会住到温泉庄子,其他时候都是在大宅里打理家事的。

今年不必如此,腊月一到一家子就到了温泉庄子。因为大宅的地龙只能管到屋子里,屋外可就没法子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