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520(第10页)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又善于和皇帝沟通,并没有出现什么太过激烈的事。
他放开手脚,彻底的清除常年积存下来的弊政。
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养万物之宜。
下使各部尚书、侍郎,能完成他们的职责。
内亲附百姓,外震抚异族。
上上下下对魏楹这个刚届不惑的丞相倒都还算是满意的。
太子安心读书,听政之余会提一些有效的建议。
让皇帝看到他是站在当前改革的一边的。
但也知道分寸,不会过多的插手。
他没有什么过错,能力也尽有,只要皇帝不想人死政熄,都不会轻易想到换太子。
这一年多施政比较顺利,储位稳定也是一个原因。
二皇子是不会冒头的,他和小亲王现在越来越走得拢。
叔侄俩都打算走闲王路线,很有共同话题。
至于最有竞争力也想争一把的三皇子,他为了不去封地出海抓宁王去了。
没有夺嫡之争,便可专心施政,一众臣子也不必为投靠哪位皇子而烦扰。魏楹这个丞相做得也就比较顺心。
魏家的年夜饭已经连续两年少了小包子了。
这年除夕,小芝麻看父母看向小包子空着的位置。便弯腰问小豆沙道:“小妹,吃不吃嫂子啊?”
“大姐姐错了,是吃饺子。”小豆沙奶声奶气的道。
她之前说不圆乎的时候,犯了小权儿当年一样的错,饺子、嫂子分不清。
小芝麻本意是逗父母一乐,没想到小叔叔犯过同样的错。
倒是让父母对视一眼,又思念起了小叔叔。
“能找到宁王么?”小芝麻带着弟妹去放焰火的时候,沈寄问魏楹。
这要是找不到,是不是也得像郑和一样,七下西洋啊?
郑和可是为此耗去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最后死在半道的。
小包子是出去长见识、做生意。下一趟他就可以不去了。
但小权儿和阿隆,搞不好次次都得去。
一去两三年的,家里人多牵挂啊!
虽然沈寄也深恨当年挑起内乱,荼毒百姓的宁王,希望他不得好死。
但要耗去那么多人财物力的去海外找他,尤其是可能把小权儿和阿隆的青春韶华都搭上,还是觉得会有些不值。
魏楹道:“怕是不容易,毕竟晚了那么久才去。而且,他敢往外头跑,肯定带足了银子,也事先踩好了点。说不定已经提前安排了人去外头发展,以作接应。无妨,又没说没找到不让回来,我估着也快返程了。”
“有确切消息?”沈寄激动的问。
“还没有。不过,三皇子会着急的。”
沈寄噗嗤一笑,这位定然是要催着回来的。
他最真实的目的还是皇帝的心意。
如果因为要找宁王,在外滞留多年,他不就是白耽误功夫了么?
这么看来,有他去倒真是件好事。反t?正他是此行地位最崇高的人,他愿意担着,别人自然是乐意回家的。
“那他回来以后……”
“他当时不得不走这步棋,因为成亲成得不甚光彩。虽有贵妃与贵人的枕头风,但太后是支持太子的。他必定会被遣往封地。二皇子都准备好要一道启程的了。结果他居然请到旨意去办这件差事,由此避开了去封地。但一走两三年,已是失了先机。而且日后皇上不放心之余,肯定还要派人出海的,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嘛。他能说他不去么?要不是这样,太子岂容得他不就封?”
沈寄笑得更高兴了,将来少了三皇子这个不确定因素,魏楹当丞相会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