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武云的特殊方法(第3页)
生态研究所发布最新发现:影鼠的数量并未减少,而是发生了“情感脱壳”现象??当它们承载的情绪被真正理解并释放后,便会消散,转化为一种名为“释光菌”的微生物,散布于空气与土壤中。这种菌类能显著提升植物抗压能力,并使动物表现出更强的社会联结行为。
人们开始称其为“治愈尘”。
一年后,第一所“梦职介绍所”在东京开业。外观像旧式图书馆,内部却是一片虚拟森林。孩子们戴着轻便感应头环进入其中,便可看到自己的情绪化作各种形态的小怪物游荡其间。工作人员(被称为“梦经纪人”)帮助他们与这些生物建立契约关系,赋予任务:有的负责驱赶噩梦,有的协助整理记忆碎片,有的专门陪伴孤独时刻。
开业第一天,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走进来。
“我想找个工作伙伴……但我怕黑。”
接待员蹲下身:“那你有没有试过问问黑暗里有什么?”
女孩摇头。
接待员递给她一面镜子形状的装置:“这是‘共感镜’。它不会照出你的脸,而是映出你内心最需要看见的东西。”
女孩犹豫片刻,举起镜子。
镜中出现的不是怪物,而是一个抱着膝盖坐在角落的小男孩,浑身发抖。
“那是……我?”她睁大眼睛。
“那是你五岁那年,第一次被锁在closet里的样子。”接待员轻声说,“她一直在等你回来救她。”
女孩蹲下身,向镜中的自己伸出手。
刹那间,一道柔光闪过。当她再抬头时,身边多了一只毛茸茸的黑色小兽,头顶生着一对小小的发光角。
“它叫‘夜灯’。”接待员微笑,“从今以后,它会替你照亮每一个黑暗角落。”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类似的机构。巴黎的“心灵中介所”、开罗的“灵魂劳务局”、悉尼的“梦境派遣中心”……它们统称为“梦雇体系”,成为新一代心理支持基础设施。
十年过去。
阿禾已成为梦雇体系首席顾问。他在一次国际论坛上演讲时说道:
“我们曾以为强大意味着压抑情绪,意味着独自承受。但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力量,是敢于承认脆弱,并邀请别人一起分担。那些曾经被视为缺陷的共感能力,恰恰是我们最珍贵的天赋。”
台下掌声雷动。
而在遥远的南太平洋,心跳海的圆形阴影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生珊瑚礁,其生长模式呈现出复杂的语言符号结构。海洋学家破译出其中一部分含义:
>“我不是伤疤,
>我是愈合的过程。”
某夜,阿禾梦见自己重回白色空间。
林知夏仍在那里,但这次她身边站着另一个身影??小女孩模样的林小满,正拉着她的手。
“谢谢你。”林知夏微笑,“我们终于可以说再见了。”
阿禾哽咽:“你们要去哪儿?”
“去下一个需要倾听的地方。”小满抢答,“不过我们会回来的,只要还有人愿意做梦。”
醒来时,窗外正下着雨。
阿禾走到阳台,发现那只名叫“夜灯”的小怪物正蹲在栏杆上,怀里抱着一片湿漉漉的叶子。叶面上,凝聚了一滴晶莹的水珠。
他凑近一看,水中倒影竟不是自己,而是一个陌生婴儿的脸,正咧嘴笑着,发出无声的“啊”。
他知道,又一个新生命即将降临。
这个世界仍在学习哭泣,仍在练习诉说,仍在笨拙地相爱。
而这,正是林知夏用二十年沉默换来的礼物??
一个允许崩溃的世界,
一个值得发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