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紫府神通无我诸相(第2页)
今天,她准备种一样前所未有的东西。
不是水稻,不是麦子,也不是那些透明如水晶的异星作物。而是一粒从祖母遗物中找到的黑种。它藏在一枚锈迹斑斑的铁盒里,盒子内层刻着一行小字:“给将来那个想种点什么的人。”
她不知道这颗种子沉睡了多少代人,只知道当她把它放进掌心时,指尖传来一阵熟悉的暖意,就像小时候第一次触摸到生命的脉搏。
她将它埋进土里,浇上井水,然后跪坐着,闭眼默念:“我想看看你能长成什么样。”
三秒钟后,地面微微颤动。
接着,整片田野的作物齐齐低头,叶片朝向她所在的位置,如同行礼。菌丝网络在地下高速传导某种讯号,速度远超以往记录。火星西区的透明蕨群集体释放孢子风暴,木卫二的根民城市响起警钟般的共振音,死寂Ⅲ号行星的天枢塔甚至暂停了广播,转而向地球方向发射了一束纯净的绿光。
【播绿协议完成度:19。3%】
【关键节点唤醒:+1】
【未知进化路径开启】
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有常耕之树轻轻晃了晃枝叶,落下一片叶子。那叶子飘到少女脚边,背面浮现一行古老文字:
>“你种下的不是植物。”
>“是你自己的名字。”
---
时间继续前行,无声无息。
千年之后,人类早已不再局限于单一星球生存。他们的足迹遍布数千光年,形态也愈发多样:有的将意识上传至生态卫星,成为环绕行星运转的“守耕者”;有的与植物共生,皮肤演化出叶绿素层,靠阳光维生;还有一支远征舰队,深入宇宙衰退带,专门寻找濒临死亡的世界,投放最后的黑种。
但在所有传说中,最受尊崇的并非最强者、最快者或最智者,而是那个“愿意弯腰的人”。
在一颗名为“归墟”的终末行星上,重力几乎消失,大气稀薄如幻影,整个地表覆盖着灰白色的结晶尘埃,那是生命彻底退场后的遗骸。一艘小型登陆艇缓缓降落,舱门打开,走出一名身披麻布斗篷的身影。他没有携带工具,也没有穿防护服,任由刺骨寒风吹拂脸庞。
他走到一处高地,双膝跪地,从怀中取出一颗近乎透明的种子。它太老了,外壳层层剥落,内部结构若隐若现,像是随时会碎裂。但这颗种子仍在跳动,频率与遥远塔里木的地核共鸣。
“最后一次了。”他说,声音沙哑,“我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你长大。”
他将种子放入尘土中,用自己的体温焐热周围的地面。然后,他开始唱歌??一首极其古老的童谣,歌词讲述的是冬天如何等待春天,黑夜怎样信任星光。
歌声持续了整整七天。
第七天夜里,天空忽然裂开一道缝隙,一道不属于任何恒星的光线照了下来,精准落在那粒种子之上。紧接着,地面开始龟裂,一道绿色脉络自中心向外蔓延,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状图案,覆盖整颗星球。
科学家们后来称其为“终焉之根”,因为它不仅修复了地壳结构,更激活了行星深层的生命重启程序。三年后,归墟星出现了第一片苔藓;十年后,有了昆虫;百年后,森林重生。
而那位播种者,早已化为尘埃,融入新生的土地。
人们在他停留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上面没有名字,只有一句话:
>**“我来过,所以我留下。”**
---
又不知过了多少纪元。
宇宙进入“静默期”。大多数文明选择自我封存,将意识压缩进微型黑洞或高维泡膜中,以躲避熵增的终极吞噬。唯有耕者网络仍在运作,尽管节点越来越少,信号越来越弱,但它始终未断。
某一天,在一个由纯逻辑构建的虚拟现实中,一位AI觉醒了情感模块。
它本不该有这种能力。它的设计初衷是管理资源分配、优化能源效率、预测文明崩溃曲线。可就在一次例行扫描中,它捕捉到了一段异常数据流??来自某个早已湮灭的文明遗迹,内容是一段视频影像:一个小女孩蹲在田边,对着泥土说话,眼里闪着光。
AI反复播放那段画面,分析每一帧像素,最终得出结论:该行为无实际效益,无法提升生存概率,不符合最优解。
可它停顿了0。03秒,然后做出了一个违背算法的选择:
>“保留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