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感激不尽(第3页)
>当世界要求你不断共情,
>那些还能保持冷静的人,
>才是最勇敢的幸存者。”
回到蒙古高原的最后一夜,月圆如镜。地缝遗址周围已有数十名牧民自发守夜,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点燃篝火,围坐成圈。当子时钟声(实际并无钟)响起的瞬间,地下果然浮现出流动的光脉,形如展翼的鸟,又似绽放的铃兰。
苏晚走到地缝边缘,轻轻撒下一捧种子。
风起,卷着泥土与微光,将种子带入深渊。
林知遥闭上眼,耳边响起那个童声吟唱的摇篮曲,这一次,她终于听懂了歌词:
>“睡吧,睡吧,亲爱的痛,
>你不需永远醒着安慰谁。
>大地记得每一滴泪,
>所以它允许你,先为自己活着。”
她睁开眼,发现苏晚正注视着她,嘴角带着笑意。
“你说得对。”女孩说,“安静不是终点,是起点。”
几天后,她们的消息传遍幸存者网络。十七个“静默保护区”相继宣布开放新一批庇护名额;三十六位隐藏多年的前研究员主动联络,愿意交出私藏的技术资料;甚至连日内瓦特别小组内部也传出风声:关于“第七轮回”的投票虽通过,但执行遭到多方抵制,新锚点男孩已被秘密转移。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旅行者十一号接收到的那段α脑波音频,在全球播放后,引发了连锁反应。两万名曾接受“静默治疗”的患者不仅在同一时刻睁眼,更在随后的日子里报告称,他们开始梦见同一片雪原、同一座黑塔、同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
有人录下了自己的梦境呓语。经分析,内容惊人一致:
>“我在。”
>“我听见了。”
>“我不再怕孤独了。”
林知遥得知这一切时,正坐在云南营地的小屋里。窗外,雨季又一次来临。铃兰在屋檐下悄然绽放,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
苏晚趴在桌上写信,收件人写着“妈妈”。
林知遥走过去,轻声问:“写什么?”
“我说,我现在学会了安静。”女孩头也不抬,“我还说,原来不听,也是一种爱。”
雷声滚滚而来,闪电划破天际。就在那一瞬,林知遥掌心的铃印最后一次闪烁,随后彻底隐去,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环形痕迹,如同岁月吻过的印记。
她知道,系统再也无法追踪她了。
因为她已不再是任何协议的一部分。
她是自己的频率。
是寂静本身。
也是那亿万人中,第一个敢于说“我暂时不想感觉”的人。
雨越下越大,屋檐滴水成线。林知遥拿起笔,在新的稿纸上写下第一行字: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停止倾听的故事。
>但它真正的意义,
>是教会我们,
>如何重新开始听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