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6章 终于上当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远知道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位小姐姐被猫咪嫌弃还有些生闷气的确是有点自作自受了。

不过现在情况好,至少是找到了真正理由,还让她找到了如何向这只狸花猫道歉,可以真正取得它原谅的办法。

“下班下。。。

脚印在金属门前戛然而止,仿佛大地吞下了最后一丝痕迹。我们站在山脊高处,望向那扇嵌入岩壁的巨门??它像一只沉睡千年的瞳孔,此刻正微微颤动,边缘渗出淡蓝色的光晕。空气里浮着细小的尘埃,每一粒都在共振,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声波托起。

“她进去了。”苏小满轻声说,手指攥紧了胸前那枚钛合金徽章。寒风吹乱她的发,可她一动不动,仿佛也在等待回应。

星眠的监测仪仍在运行,屏幕上跳动着诡异的数据流:静默区内部的电磁场正以每分钟0。7%的速度减弱,而低频声波谱段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谐波群,频率精确对应人类婴儿啼哭的基音。“这不是技术故障……”她喃喃,“是系统在‘退化’。它正在失去对情绪的压制能力。”

陈默蹲下身,用匕首轻轻刮取门缝边沿的金属碎屑。“材质在自我分解。”他说,“就像……生物组织的凋亡。”

没有人说话。我们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那个女孩,李文秀的女儿,正在用声音瓦解“茧房系统”的根基。不是摧毁,而是唤醒。她不是入侵者,她是归人。

三天后,第一则异象传来:云南怒江边的小学里,一个曾因创伤失语的女孩突然开口唱歌。她唱的是一首没人听过的调子,带着《破茧谣》的影子,却又完全不同。老师录下音频送过来时,星眠刚做完频谱分析就哭了。

“这段旋律……包含了七种民族音乐的基因片段。”她指着图谱上交错的波峰,“但它最核心的部分,是一个活体神经网络的模拟信号。她在用歌声重建‘情感通路’。”

紧接着,广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全国三十七个试点站点陆续报告类似情况。孩子们开始梦见彼此,梦中他们手拉着手,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齐声歌唱。醒来后,有人画出了相同的图案??一圈人围成环形,头顶悬浮着一颗由音符构成的心脏。

更奇怪的是,这些孩子都不再害怕黑暗了。

以前一关灯就蜷缩在床上的男孩,现在会主动要求熄灯,然后安静地躺着,嘴角含笑。家长问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说:“我们在听远处的声音,有人在给我们唱歌。”

星眠把所有录音汇集成数据库,命名为“回音之网”。当她将这些声音叠加播放时,仪器捕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空气中形成了稳定的驻波结构,形状酷似DNA双螺旋。而在某些特定频率下,实验室角落的老式收音机竟自动开启,播放出早已停播的民谣节目。

“她在编织一张声学神经网。”星眠说,“每一个听见并回应的孩子,都是这张网上的节点。她母亲藏在各族歌谣里的密码,现在全被激活了。”

我忽然想起什么,翻出那本手绘日记的最后一幅画。女孩站在门前,手里拿着麦克风。但之前我一直忽略了细节??她的影子很长,投在墙上,竟分成了许多个方向,像一棵树的根系蔓延进地底。

“她不是一个人进去的。”我说,“她是把所有被歌声唤醒的人,一起带了进去。”

这句话像火种,点燃了我们的行动。尽管军方仍封锁“静默区”周边百公里,但我们通过民间志愿者网络,悄悄建立起一条“声音补给线”??各地孩子录制的歌声被加密上传,经由地下电台接力传输,最终汇聚到距离巨门最近的一座废弃气象站。我们在那里架设了一台改装过的定向声波发射器,功率微弱,却能穿透地质层,直指地下控制中枢。

每天夜里,都有新的歌声注入这片沉默之地。

一个月后,Q博士的私人通讯频道突然重新激活。一段视频自动下载到我们服务器,没有片头,也没有署名。画面昏暗,显然是用隐藏摄像头拍摄。镜头里,他坐在轮椅上,面容枯槁,左手颤抖着调整呼吸面罩。背景是一条幽深走廊,墙上挂着无数显示屏,每个屏幕都显示着不同孩子的实时脑电图。

他开口了,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你们以为我在控制他们?不……我只是替人类做了一个选择??让我们不再疼。

>可我错了。

>疼不是病,它是记忆的锚点。

>没有疼过的人,不会真正爱。

>我女儿死于‘完美快乐’,因为她再也认不出谁在为她流泪。”

他停顿了很久,抬头看向某个不存在的镜头。

>“那个女孩……她已经在系统核心停留了四十二天。她没有破坏任何程序,只是不停地唱。

>她的声波触发了‘情感逆向感染’机制??原本用来清除负面情绪的净化算法,现在反过来释放压抑的记忆。

>所有曾接受过‘心理净化’治疗的人,都在梦中看见了自己的伤疤。

>但他们没有崩溃。

>他们哭了。

>然后,他们开始写信,打电话,道歉,拥抱,说出‘对不起’和‘我爱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