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映首周冠军(第2页)
“有人看过《themanfromearth》的预告片吗?概念太炸了!感觉像是《十二怒汉》混搭了《星际大战》的前传!”
“听说这是那个拍『龙王赘婿的亚洲导演的新作?风格180度大转弯!看起来逼格好高!预告片里那句『我认识梵谷,但他脾气很坏直接给我干懵了!”
“內部消息!烂番茄前期影评人口碑解禁了!新鲜度98%!imdb开局8。9!mustsee!绝对是年度黑马!”
“点映场归来,脑子现在还是懵的,后劲太大!这电影不適合爆米,適合带威士忌去慢慢品!”
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討论帖、口碑贴开始泛滥,如同病毒般在目標受眾群体中扩散,成功勾起了大量影迷、科幻爱好者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强烈好奇。
新线虽然自身只投了100万营销费(加上徐阳的200万,总共300万预算),但执行得非常到位,钱都在了刀刃上。
他们在纽约、洛杉磯、波士顿、芝加哥等重点城市,尤其是著名高校附近、艺术影院周边,投放了设计极简却引人驻足的海报。
海报上只有一个巨大的、深邃的、仿佛蕴藏著无数时空秘密的男人眼睛特写,下方是手写体的片名《themanfromearth》和一句引人遐想的標语:“hehasastorytolastallnight。。。andbeyond。”。没有明星,没有爆炸,只有无尽的想像空间。
新线在十几个在城市组织了数十场小规模的点映场,不公开售票,专门邀请顶尖媒体的影评人、各大学的哲学、歷史、人类学教授、科幻作家协会成员以及资深影迷。
这种“精英先行”的策略效果极佳,第一批高质量的口碑正是从这些人群中发酵出来的,迅速提升了影片的格调和期待值。
。。。。。。。
时间在紧张密集的宣传攻势中飞逝,很快来到了2006年1月6日,周五。
没有盛大的首映礼红毯,没有星光熠熠的明星站台。《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就如同它本身的气质一样,低调而坚定地在北美300家艺术院线和部分商业院线的午夜场,悄然登陆。
徐阳本人甚至没有去影院观察——他多少有点“近乡情更怯”的紧张,更多的是连续奋战后的疲惫。
他早早回到公寓,本想倒头就睡,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闪过宣传的种种细节,以及……对未知票房结果的忐忑。
1月7日,凌晨。天色未明。
徐阳迷迷糊糊、半睡半醒之际,床头的手机如同失控的振动棒一般,疯狂地嗡嗡作响,屏幕上执著地闪烁著“鲍勃·谢尔曼”的名字。
徐阳一个激灵,猛地坐起来;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稳住心神,接通电话,“鲍勃,早上好…或者说,凌晨好?有消息了?”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鲍勃兴奋得几乎破音、语无伦次的喊叫,背景音里似乎还有隱约的欢呼和香檳瓶塞弹出的声音:“徐!上帝!耶穌基督!圣母玛利亚!你绝对猜不到!疯了!简直疯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徐阳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掠过:“怎么了?鲍勃?票房很差吗?是不是《吸血莱恩》把我们衝垮了?”
“差?!不!亲爱的徐!是太好了!好到爆炸!好到让我们所有人都他妈的惊掉下巴!”
鲍勃激动得脏话都出来了,“周五!算上午夜场!票房粗报出来了!125万美元!125万!在只有300家影院的情况下!单馆票房超过了四千美元!这数字远超我们最乐观的预期!院线经理们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全是问什么时候能增加排片!口碑爆了!观眾看完出来都在討论!社交媒体上全是它!”
徐阳瞬间懵了,巨大的喜悦如同海啸般衝击著他的神经,让他一时之间竟然失语。
“多……多少?125万?单馆四千?你確定没小数点点错?”
“千真万確!財务部门核对三遍了!”鲍勃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我们已经紧急决定!就这个周末,立刻、马上!把上映规模扩大到800家影院!趁热打铁!徐,我们可能押中宝了!一部现象级的口碑神作要诞生了!你是个天才!”
掛掉电话,徐阳在黑暗中呆呆地坐了很久,仿佛在消化这个爆炸性的消息。
然后,巨大的狂喜终於衝破了闸门,他猛地从床上一跃而起,对著空气用力地连续挥拳,压抑著声音低吼道。
“yes!yes!妈的!成了!牛逼!”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证明感席捲全身,比赚了几百万美元还要畅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