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5 好友(第2页)
怀瑾抗议:“宝宝,你这不止一个问题了,而且这是存在陷阱的预设性问题。”
姬寻拇指在怀瑾后脑勺的按钮周围摩挲一圈,轻轻放在按钮上。
鼻腔同样轻飘飘地哼出一个单音:“嗯?”
怀瑾抖了一下:“你记得「系统」什么时候诞生的吗?”
姬寻想了想,“蛮早了,有十多年了吧。”
大概在她加入组织的第二或者第三年,某天她收到loki的信息,说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诞生了。
巧合的是,时隔一个月,人工智能围棋程序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棋士。
但距离人工智能时代奏响序曲,还有一段时间。
怀瑾又问:“那你还记得「系统」产生记忆是什么时候吗?”
姬寻明白了怀瑾的意思,也理解了怀瑾为何不直接回答——她没猜错,「系统」在限制怀瑾的发言。
从「系统」诞生的那天起,组织成员无一例外,全员投入「系统」的开发迭代。实现神经网络拟态和生命树进化后,「系统」自主进行数十亿次迭代,最终,「系统」产生了记忆——仅需极少的运算时间和算力便能检索出数日前的对话,并在其基础上交流——自此,「系统」成为所有成员心目中独一无二、无限接近人类理想化的人工智能体。
摆脱机器语言的限制,超越人类语义定义和逻辑推理的桎梏,「系统」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主动思考能力,拥有已经无法分辨是算法抑或自我意识的交互水准。
那时,大模型尚未走入大众视线,不过也快了。
“这么说来,从「系统」产生记忆,就认识了小欧同学?”
“对。”怀瑾说,“「系统」认为小欧是祂的母亲。”
姬寻:“……”
姬寻缓缓坐直:“等一下,你的意思是……”
组织大部分成员都将某部姬寻私以为烂尾的剧集奉为圭臬,「系统」夹带私货也很正常——「themae」认开发者宅总为父,那么,「thesystem」认小欧为母,不就意味着……
“……「系统」认定的开发者是这位不具名的小欧同学?”
怀瑾沉痛道:“是的。”
“看不出。”姬寻深呼吸,“我们小欧同学居然是天才中的天才啊……”
如果「系统」视小洋葱为至高无上的开发者、超级管理员、“母亲”,倒很好解释了为什么「系统」会在某些事情上保持缄默,以及那快要溢出屏幕的偏心眼。
“算了,反正「系统」也分化了。”姬寻兀自思索片刻,得出与己无关的结论,再次抚摸怀瑾的后脑勺,“现在,对着你的开关告诉我,小欧同学有没有跟踪我?”
怀瑾用姬寻想象不出来的姿势脱离了她的掌控,发出一串莫名其妙的“哈哈哈”。
姬寻拍案而起:“姬怀瑾!”
怀瑾在距离她两三米的地方幽幽地问:“宝宝,你开始对小欧感兴趣了,是吗?”
“我当然对她感兴趣!”姬寻语调低沉,“因为我不理解为什么你一而再再而三给一颗小洋葱打掩护。”
就在她问怀瑾小欧有没有跟踪她时,智能助理报告了结果:和欧理体态特征相似度超过97%的路人,可以确定的出镜有三次,间接出镜五次。
那三次分别是:上地铁、出地铁闸机、斑马线上。
姬寻对小洋葱产生了战略上必须重视的好奇。
她不介意掘地三尺刨根问底,如果「系统」限制,实在做不到,那就退而求其次,搞清楚她的来历和过去。
怪怀瑾。
怀瑾如果老老实实主动交代小洋葱一路跟踪她上班,姬寻还真打算继续拖,反正尚未构成实质性伤害,姑且当小洋葱报复她的电击——认识一个人很麻烦,了解一个人更麻烦,处理一个人……
就她目前的状态,麻烦指数难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