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 宝药丹浆造化烈四更求订(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闻言时。

张楸葳脸上霎时间惊骇的煞白。

她精致的肌肤之下,在四面火玉的炽盛明光洞照之下,竟然一点儿血色也无。

紧接着。

她的身形猛地往后无力的委顿。

整个人都重重的坐在了。。。

柳洞清踏出四相谷的那一刻,天色已近黄昏。风雪渐歇,群山如墨,唯有他足下踩碎的冰晶发出细微脆响,像是天地间唯一尚存的呼吸。他怀中玉简温热未散,仿佛那八道火鸦仍在识海深处盘旋鸣叫,牵引着某种冥冥中的宿命。

葬鸦岭在北域极寒之地,传说乃上古火鸦道祖师陨落后埋骨之所,千百年来,无数修士前赴后继,欲寻其中遗落的真传,却大多有去无回。此地不仅禁制森然,更有“鸦魂夜巡”之说??每逢月圆之夜,万鸦哀鸣,阴风卷尸,活人入内者,神识皆被啃噬殆尽。

但柳洞清别无选择。

他取出梅清一所赠信物:一枚通体漆黑、形如鸦喙的骨符。触手冰凉,却隐隐透出一丝灼意,似与他体内火鸦道篆共鸣。这便是开启葬鸦古殿门户的“冥喙令”,据说是用初代火鸦道传人的指骨炼成,唯有身具火鸦血脉或道种者方可激活。

他将骨符贴于眉心,默念《天阳烛焰诀》中最隐秘的一段引灵咒。刹那间,识海震荡,八十二只火鸦齐齐振翅,一道青红交织的光流自天灵冲出,直贯骨符。那黑鸦骨符骤然发烫,表面裂开细纹,竟渗出一缕暗金色血丝,顺着他的额头蜿蜒而下,如同古老的契约正在书写。

“以血为引,以魂为契,开!”

一声低喝,骨符轰然炸裂,化作一道乌光射向北方。空中留下一条淡淡的轨迹,宛如星河倒悬,指向远方苍茫雪原尽头那一片死寂山脉??葬鸦岭到了。

三日后,柳洞清立于岭外百丈悬崖之上。眼前景象令人窒息:整座山脉呈环形凹陷,中央一片巨大盆地,黑石嶙峋如矛林耸立,地上铺满焦土与残羽,空气中弥漫着腐朽与焚烧混合的气息。天空不见飞鸟,唯有一层灰紫色雾气低垂不散,偶尔有火光一闪而逝,似是亡魂执念所化。

更诡异的是,岭上竟无风,可那些焦黑的鸦羽却自行飘动,仿佛被无形之物踩踏而过。

“果然……这里有‘活’的东西。”柳洞清眯起双眼,感知扩散至极限。他能察觉到地下深处传来阵阵脉动,如同沉睡巨兽的心跳,每一下都带动方圆数十里的灵气震颤。那是阵眼,也是古殿所在。

他正欲前行,忽觉背后寒意袭来。转身刹那,三道身影已围拢而来,无声无息,宛若鬼魅。

左侧是一名赤袍少年,面容俊美得近乎妖异,指尖缠绕着赤色丝线,每一根都连接着远处某具干枯尸体;右侧是个独眼老妪,拄着一根由鸦骨拼接而成的拐杖,口中低声吟唱着某种古老祭文;正前方则站着一名白衣僧人,手持铜铃,双目空洞,脖颈处挂着十八颗漆黑佛珠,颗颗刻有微小鸦形符文。

“又一个来找死的?”少年冷笑,声音清脆如铃,“这已是本月第七个了。”

老妪沙哑道:“但这一个……体内有八十二道火鸦烙印,怕是正主来了。”

僧人不语,只是轻轻摇动铜铃。一声轻响,柳洞清识海猛地剧痛,八十二只火鸦竟同时发出凄厉嘶鸣,仿佛受到某种压制!

“禁魂铃?”柳洞清瞳孔一缩,“你们是‘镇鸦门’余孽?”

那僧人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如砂纸摩擦:“八鸦归位,冥门将启。施主身负幽冥鸦印,又炼火鸦道种,正是开启葬鸦古殿的钥匙。交出骨符,我等可放你生路。”

“钥匙?”柳洞清嘴角微扬,“我还以为自己是个修行之人。”

话音未落,他一步踏出,青红二光暴涨,八十二只火鸦虚影环绕周身,瞬间结成残阵。这一次,他不再单纯以数量压人,而是借《八元归一阵图残篇》中领悟的雏形阵理,让火鸦之间形成循环呼应,气息流转不绝。

“青出东方,赤照南天,二光合契,万鸦朝宗!”

火焰巨刃再现,横斩而出。那少年猝不及防,赤线尚未布成防御,便被一刀劈中肩头,整个人倒飞出去,撞断数根石柱才停下,鲜血淋漓却仍笑得诡异:“好狠的手段……可惜,你杀不死我们。”

果然,只见老妪拐杖顿地,口中咒语急促,地面裂开,三具身穿古袍的尸傀爬出,各自手持残破法器,眼中燃起幽蓝鬼火。而那僧人更是双手合十,十八颗佛珠齐齐断裂,化作十八条黑蛇般的东西钻入地下,瞬息之间,整片岭地开始震动!

“镇鸦大阵?三生锁魂局!”老妪嘶吼,“今日便让你魂飞魄散,永镇此岭!”

刹那间,天地变色。地下升起九根巨大鸦形石柱,呈三角之势围住柳洞清,每根石柱上都刻满镇压符文,光芒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封闭结界。空中浮现三重幻影:第一重是他幼年破关试炼时的模样,跪在血池之中捧着幽冥鸦印;第二重是他筑基之时,火鸦焚身,痛苦扭曲;第三重竟是未来之景??他站在一座燃烧的宫殿前,身后万鸦齐飞,而脚下躺着梅清一冰冷的尸体!

“这是……心魔幻阵?不对!”柳洞清心头一凛,“这是用我的记忆碎片构筑的‘因果囚笼’,妄图让我陷入过去与未来的恐惧之中,耗尽神魂!”

他强行稳住心神,八十二只火鸦围绕头顶盘旋,形成一道火环,不断焚烧那些试图侵入识海的记忆幻象。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火鸦的鸣叫声渐渐虚弱,显然这阵法不仅能影响神志,还能吞噬道篆本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