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年轻人的精神导师求追读(第1页)
“早上的《战地》看了吗?徐峰说的那段话,真是说出了我的心声,你不知道我当时看到的时候,心情有多激动!”
“是呀,特别是生长痛这个词,用在这实在是太贴切了。”
“听说他前几天才在《收获》上发了新作品,我要去买一份回来,好好研读研读。”
“等等我,我也去!”
“你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我之前是跟别人借的,但我还想买一份回来,没事再多看几遍。”
“那好,一块走!”
随着《人民日报》的发行,年轻人的激情被点燃之后,大家都在赶赴书店,只为求得一本带有徐峰作品的《收获》。
其中不乏有已经蹭别人的书看过的读者。
这年头你买这份杂志,我买那份杂志,然后交换着看的行为,是很常见的一件事。
但即使是看过一遍了,大家还是想去书店买一份,不为别的,只为支持自己的这位精神导师。
……
目前距离最新一期的《收获》发布,实际上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了。
发行量从一开始地持续走高,到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回落,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也许最终会定格在100万左右。
你能说这不是个好成绩吗?
当然不能了,跟正常情况比起来,这个发行量依旧是特别出色的,只是巴老心中依旧觉得有些遗憾,他其实真挺希望这期的发行量能够打破纪录的。
因为这期质量真挺好的,热度也蛮高,要是能在年底的最后一期打破一下记录,也算是个好兆头!
只是120万这个目标实在是太高了,当初那期能够达到这个高度,也是因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要是徐峰这回推出的是什么《山楂树之恋》第二部,说不定真就打破了。
只可惜不是!
如今看来,怕是要留下这个遗憾了。
但一切的转机就发生在23日这天下午。
京城的新华书店突然打电话过来,说上次印的那些杂志今天早上全都卖光了,目前还有一大堆年轻人追着买,要他们尽快加印一些送过来。
这个电话刚结束,不久又有其它地方的书店打电话过来,同样要求加印。
这种“盛况”,与这期《收获》刚发行一两天时根本没什么区别!
只是……现在已经过去一周时间了,怎么还会突然爆发这种情况呢?
得知消息的巴老突然想到了早上的那份《人民日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人民日报》自然是他每日必读的报刊。
早上看见徐峰的专访出现在《战地》上时,他还在心里为他开心呢,而那句“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也引得他当场诵读了好几遍,随后拿出毛笔,在纸张上大气磅礴地写下了这几个字……
只是他真没想到,这期的影响力这么大,居然能带动《收获》的销售量一下子暴涨这么多……
这个徐峰,真是他的福星啊!
他马上吩咐下去,要求印刷厂那边马上加印,一定要迅速把货补上,决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冲击120万的可能性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大了,因为加上目前已经吩咐下去的加印量,这期《收获》的发行量已经突破100万了,要是热度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破纪录真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