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未雨绸缪 微言试探(第1页)
第二天,黄政除了上午抽空去了一趟农贸市场建设工地,看到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景象。
叮嘱了负责现场的郑秋平副县长几句要注意施工安全和进度后,便几乎一整天都把自己关在了县长办公室里。
宽大的办公桌上铺满了稿纸和参考资料。
他时而凝神思索,时而伏案疾书,时而又拿起电话,低声与远在东平的旧部,或者通过谭晓峰联系发改、财政等部门的笔杆子,咨询一些政策细节。
杜珑昨晚那番看似随意却意味深长的提醒,如同在他耳边敲响的警钟,让他无法安宁。
他再次回想起在党校学习时,还有那晚的电话,那位背景深厚、眼光独到的班主任麦燕老师,如今的东平省常务副省长,曾私下点拨过他的话:
(“黄政,你要记住,在上面看来,一个健康的政治生态,绝不是某一个干部的‘一言堂’,更不会允许出现毫无竞争、一家独大的局面。
对于你们这些重点培养的苗子,组织上往往会不断地将其他同样优秀的、甚至背景各异的‘对手’安排到你的身边,与你们同台竞技。
这既是考验,也是磨砺,更能防止你们在顺境中迷失。
你要习惯,并且要学会在这种动态平衡中前行。”)
这番话,当时听着只是觉得有道理,如今结合杜珑的提醒和肖光倒台后必然引发的连锁反应,黄政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深意和压力。
他不能等到新的“对手”入场,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时再被动应对。
必须趁着现在自己在隆海威望正隆、班子初步团结的有利时机。
将一些有利于长远发展的“硬核”政策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护城河”。
他全力起草的,正是《隆海县鼓励和吸引外来投资暂行办法》以及《隆海县工业园区企业权益保护规定》的初稿。
在这份他精心构思的政策文件中,他借鉴了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成功开发区的经验,并结合隆海实际,提出了几条极具吸引力和保护性的“硬核”条款:
·税收优惠:对新入驻工业园区、符合隆海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自盈利年度起,实行“五免五减半”(前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五年减半征收)。
对地方留成部分的重要税种,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也制定了阶梯式返还奖励政策。
·用地保障: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在评估基础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就业多的重点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甚至“零地价”供地。
·行政服务:推行“全程代办制”和“限时办结制”,设立“企业发展宁静日”,规定除安全、环保等特殊检查外。
任何部门不得随意进入企业进行行政执法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政策稳定性:他特别强调并写入总则的一条是——“本政策及附件所列优惠条款,一经与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其核心内容(如税收减免年限、土地价格等)享受期十年内保持不变,不因县级领导变动而调整。”
这一条,无疑是他为应对未来可能的人事变动,给潜在投资者吃下的“定心丸”。
·权益保护:明确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建立“县长直通车”投诉机制,企业遇到不公平待遇可直接向县长信箱或指定渠道反映,由县纪委监委介入督办。
他知道,这些政策,尤其是“十年不变”的承诺,一旦在常委会上通过,就等于给自己,也给未来的继任者套上了一个“紧箍咒”。
但这也是向外界展示隆海县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大诚意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