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0210(第1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雁萧关站起身,拍了拍吴老的肩膀,“好想法,需要什么直接找瑞宁要,人手、银钱,王府都给你支应着。”

吴老眼睛一亮,连连应道,“哎,谢王爷。”

雁萧关望着这片由泥沙淤积而成的沃土,忽然觉得,赢州确实是越来越好了。

离开河口后,雁萧关又去了军营。

大柱回赢州后,很快便回归了神武军。他原本便是神武军中数得着的队主,而在游骥去往元州后,陆从南又常随雁萧关身边,他便与军中另三名队主一同升任军副,手头各领五百来人,将神武军的防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神武军全是雁萧关亲手带出的士兵,本就个个勇武过人,有几位军副,就算他没亲自看着,日常操练亦从不松懈,护卫巡逻更是严密,将赢州城护得密不透风,有他们在,任是来头再大的商队,到了赢州城都得规规矩矩做事,不敢有半分逾越。

雁萧关去营中查看操练,远远便见演武场上尘土飞扬,士兵们列着整齐的方阵,挥刀劈砍,搭弓射箭,动作划一之余显得气势如虹。

大柱正站在高台上,扯着嗓子喊口令,额角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往下淌,却浑然不觉。

“王爷。”瞧见雁萧关,大柱连忙跳下高台,快步迎上来,胸膛挺得笔直。

雁萧关点头,目光扫过演武场上的士兵,“近来操练如何?”

“回王爷,每日早晚两趟操练,弓马刀枪从不间断,”大柱大声回道。

演武场上的士兵们见了雁萧关,操练得愈发卖力,刀光闪动间,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锐气。

雁萧关站在一旁看了许久,直到日头偏西才转身离开。

走在回王府的路上,陆从南忍不住道,“神武军是越来越像样了。”

雁萧关点头,若有所思道,”就差哪日去练练真本事了。“。

回赢州已有五日,雁萧关将赢州上上下下的事务都了解得透彻。

这日,周化又来王府禀报事务,他是个踏实做实事的人,没了豪强压迫,将县里的事务和百姓都治理得极好,如今县城的百姓见了他,都能笑着打招呼,再没了往日的拘谨。他自己也觉得日子过得颇有干劲,禀报时,语气里恭敬中不乏亲近。

“王爷,今年秋收虽说差了些,但春收、夏收都不错,百姓手里的存粮还算宽裕。”周化高高兴兴道,“朱掌柜在县城重开了一间米行,还联合跑船的陈幺娘,村里种粮的吴山,一起帮着百姓收粮、卖粮,价钱极是公道,甚得百姓青睐。”

雁萧关翻看着周化呈报上来的公文,淡淡点头,“做得好,粮价得稳住,不能让奸商趁机抬价。”

“是,下官会叮嘱他们注意着些,”周化又道,“还有吴大夫,如今虽在王府做事,却收了两个学徒,在县城开了个医馆,隔几日就去坐诊,先前百姓有个头疼脑热都扛着,现在去医馆瞧病的越来越多,都说比以前方便多了。”

周化所说的这几人,全是当初在豪强手下死里逃生,还亲自报复回去的硬气角色,如今都已过上了平静日子。

不只是周化,先前雁萧关偶尔问起民间事,瑞宁和官修竹也夸赞过他们,说他们做事踏实,又懂得记恩,时常会往王府送些自家种的菜、腌的肉,虽是些寻常物,却透着真心实意。

雁萧关对他们印象本就不错,此时听周化提起,便随口说了几句,“都是肯过日子的人,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周化笑着应是,又道,“他们几个还说,要是王府有什么差使,尽管叫他们,水里来火里去,绝不含糊。”

雁萧关摆了摆手,“不必,让他们安稳过日子就好。”

周化又说了几句,见雁萧关再无吩咐,便请退而出。刚走出院子,就瞧见站在廊下的瑞宁,对方脸上带着明显的忧色,见他出来,连忙上前一步,“周大人,殿下今日可还好?”

这一问倒让周化有些惊讶,瑞宁日日在府中伺候,怎会反过来向他打听雁萧关的情况?

见他面露诧异,瑞宁叹了口气,没多说什么,只随意应付了两句,便将周化送走。

转身回到院门口,瑞宁并没有立刻进去,只是隔着窗棂往里望了两眼。见雁萧关正背着手站在一张图前,身形挺拔却透着几分孤直,他忍不住又深深叹了口气。

这几日但凡无事,雁萧关总在看那张交南舆图,尤其会对着标注十万大山的地方看了又看。

若是以往,瑞宁还不知其中缘由,可自从那日在后山听见雁萧关同夷族来人对话,当时不察,可等他回到府中细细琢磨,才骤然反应过来其中不对劲之处。

明几许的身份不正是夷族圣子吗?雁萧关为何如此在意夷族的动静,夷族又为何特意来通知雁萧关夷族圣子的婚事,甚至身为明几许亲生母亲的阳巫族族长,为何会给雁萧关带那般不客气的话……这一切,都在他心头渐渐连成了线。

他到底是吃了几十年盐米的人,又在宫中打滚了数十年,并非愚笨之辈,只是先前着实没往那处想,毕竟在大梁朝,两个男子之间生出情意极为少见,他哪里能一眼瞧出两人之间的不同。

可雁萧关这几日的表现,让他再找不到其他解释,看来,自己是没指望能迎一位温婉可人的王妃进门了。

入夜,月如残弓,清辉淡淡洒在夷州来赢州道路上。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几匹快马冲破夜色往赢州城而去。

月光穿过路旁的树枝,在众人身上投下斑驳的树影,一时看不清真切模样。

再往前奔驰半刻钟,树影渐散,月光毫无遮拦地落在众人身上,为首的是一名女子,看年纪不到二十,俏脸上凝着一层寒霜,眉眼间带着赶路的疲惫,待她抬起脸来,便露出那张熟悉的面容,是绿秧。

他们连夜赶路,一刻未停,抵达赢州城门时,恰巧是城门开启之际。

城外已有了往来的行人,抬头望着眼前全然不同的赢州城,绿秧少不得多看了两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