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第3页)
“难道是我幻觉?好像看到了三姓家奴?”
“怎么觉得手痒痒,想用白綾勒人的脖子呢?”
刘备更是想也不想,下意识来了一句:
“公不见,董卓、丁建阳之事乎?”
“噗嗤——”
瀟妹忍不住一下笑场了,她笑著的跟刘备等人解释,
“现在年轻人就喜欢闹著玩,有求於人时就叫义父!”
张飞一愣,没想到后世年轻人精神状態大异常人:
“若是別人有求於自己呢?”
“那当然是叫別人儿子咯!”
刘备、诸葛亮、张飞、法正都有些接受不了。
伦理纲常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就能被拿来开玩笑呢?
尤其是模仿吕布拜董卓这种,太让他们难以接受。
这时李川给他们解释:
“以前社会道德秩序,是建立在农耕文化体系上的。”
“最近几十年整个社会,快速步入工业化社会体系。”
“原有的文化体系崩溃,新的文化体系却又没有建立,人的道德观念也在重新解构。”
“还记得昨天武侯祠那个讹小学生的老人么?就是这种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普遍现象。”
法正尤其接受不了这种社会现象:
“郎君,这岂非鼓励百姓见利忘义,恩將仇报,目无纲常吗?”
“呃——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社会道德观。”
“领导和企业主们,喜欢跟年轻人讲道德观,讲弟子规,讲情怀,讲奉献,讲共贏,就是不讲待遇。”
李川无奈的耸耸肩,一摊双手,
“所以这也算年轻人的一种软对抗吧。”
“你给我月薪五万,那便是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月薪三万,主公恩德无以为报,某愿誓死相隨。”
张飞终於忍不住,也开口问道:
“要是月薪一万呢?”
李川:“哈哈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张飞:“那月薪五千呢?”
柳毅也忍不住吐槽:
“月薪五千,便是大丈夫岂能鬱郁久居人下!”
“若是月薪三千以下,就是老贼欺我太甚!”
刘备、法正、刘禪、关兴等人听得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