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第1页)
第1139章
早已准备多时的大乾守军并未慌乱,负责今夜值守的正是岳鹏举。
他立刻下令早已就位的弓箭手,按照预定方案,向着鼓声和火把来源的方向进行覆盖式抛射。
同时派出小股精锐斥候,前出探查虚实。
箭雨落下,黑暗中的鼓声和呐喊声为之一滞,随即迅速远去。
斥候回报,只发现了一些丢弃的鼓槌和零星脚印,并未见到敌军大队人马。显然,这只是一次虚张声势的骚扰。
然而,就在西面的骚动平息不到一个时辰,营寨东面又传来了类似的动静,战鼓擂响,喊杀震天。
守军再次被调动起来,严阵以待。
结果依旧,敌军一击即走,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夜、第三夜。。。。。。情况如出一辙,甚至变本加厉。
大坤军改变了策略,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可能在前半夜,也可能在后半夜,甚至一夜之间骚扰两三次。
地点也更加飘忽不定,东南西北轮番上阵,有时甚至同时在两个方向制造动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极尽骚扰之能事。
若是一般的军队,面对这种无休止、无规律的夜间袭扰,不出三五日,必然军心疲惫,士气低落,甚至可能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而引发营啸。
但大乾军营,在暂代主帅马肃的统筹下,展现出了极高的纪律性和韧性。
那日击退石虎后,马肃采纳了岳鹏举的建议,并未因小胜而松懈,反而针对可能到来的持续骚扰,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他将营中主要将领——岳鹏举、赵毅、雷狂,以及需要历练的杨兴、狄雄、罗威——进行了排班。
每两人负责一夜的总体值守和指挥,确保每夜都有一名核心将领保持清醒,总揽全局,应对突发状况。
同时,将全军士兵分为三批。
第一批负责上半夜的警戒和巡逻;第二批负责下半夜。
第三批则可以在夜间安心休息,除非遇到真正的全面进攻,否则不予调动。
如此一来,保证了至少三分之二的士兵在夜间能够得到相对充足的休息,避免了全军持续疲于奔命。
此外,马肃还采纳了岳鹏举提出的“以静制动”策略。严令各营,除非确认敌军真正发起攻势,试图攀爬栅栏或突破防线,否则绝不允许擅自出击。
对于远处的鼓噪和零星火箭,只需加强对应方向的警戒,由值守将领视情况命令弓弩手进行有限的威慑性射击即可,不必过度反应,浪费体力和箭矢。
因此,当大坤军的袭扰小队再次趁着夜色,在营外鼓噪放箭时,他们预想中的乾军营内鸡飞狗跳、人心惶惶的场景并未出现。
营寨依旧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大部分区域黑暗而寂静,。
只有被骚扰的方向,栅栏后和箭塔上,隐约可见严阵以待的士兵身影和冰冷的箭镞反光,以及偶尔射出的一轮警告性的箭雨。
岳鹏举值守时,沉着冷静,调度有方,总能精准判断骚扰的虚实。
赵毅值守时,则充分发挥其远程指挥特长,用最节省的方式化解危机。
就连性子最急的雷狂,在被严格约束和反复告诫后,值守时也强压着火气,没有贸然带人冲出去厮杀,只是瞪着一双牛眼,死死盯着黑暗处,嘴里不住地低声咒骂。
而杨兴、狄雄、罗威三人,则在这种实战压力下,飞速地成长着,逐渐熟悉了正规军的守夜流程和指挥要领。
经历了数场战斗,他们如今也彻底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