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替嫁(第1页)
还能为什么?
不就是自家闺女不知抽什么疯,生了场病,醒来后一听说娃娃亲对象要来履行婚约,死活都不肯嫁。
闹也闹了,绝食也绝了,到底是自己心疼着长大的宝贝女儿,在反复确认打死也不嫁后就想到让谢欣怡来替的办法。
“反正当初立婚约的时候也没说定的是我家婷婷,欣怡也是谢家女儿,她去履行婚约也说的通。”
看来为了把婚事推到谢欣怡身上,二伯家愣是把八百年前的事儿都仔细回忆了遍,不然也不会说出定的不是她家婷婷这话。
堂姐有娃娃亲对象这事儿书里没介绍,谢欣怡还是从谢老太那里断断续续听来的。
总和在一起大概就是原身爷爷救过战友的命,战友为报恩就跟谢老爷定了娃娃亲,战友那边最小的孙子五岁,而谢家老二当时正好生下谢婷婷。
两边在那时候定下娃娃亲,虽没点名道姓说是谁,但谢家一直默认顾家孙子的娃娃亲对象就是谢婷婷。
而且在堂姐没生那场病之前,二伯一家逢人便说自家女儿日后可是要嫁去省城吃细粮,住洋房的。
眼下突然改口,想来肯定是遇到什么困难被逼的没法了。
这年代往前走十年,给孩子定娃娃亲的人家不少,大多是两家关系好,想亲上加亲,就把适龄孩子定做娃娃亲。
等孩子大了,若互相没意见就直接结婚,想着双方知根知底又省去了托人介绍的麻烦。
但也有些娃娃亲最后没看对眼,双方商量好,女方退了定亲礼便当没娃娃亲这回事,日后正常介绍对象便是。
其实谢婷婷若真不愿嫁给自己的娃娃亲对象,二伯母家完全可以效仿第二种情况和顾家商量废除婚约,根本没必要让她去替嫁。
而且以二伯母眼高于顶的性格和谢家历来的门风,如此好的事儿怎么轮都不可能轮到她谢欣怡身上。
除非。。。。。。
二伯母她心里有鬼!
谢家跟顾家有娃娃亲,顾家老爷子又一直身居高位,谢家最困难的时候连玉米馍馍都吃不饱,厚脸皮的二伯家会做出什么事,谢欣怡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想到。
二伯家拖着不解除婚约,临到头才让自己替嫁,若谢欣怡猜的没错,谢家这些年从顾家拿的好处一定超过他们所能偿还的程度。
而且从二伯母的态度来看,定亲礼他们肯定也不想退。
那么一大笔钱,搁谁谁愿意退。
不止不愿意退,说不定还花出去了不少,早些年他家老大老二娶媳妇聘礼给的足,不用谢婷婷的定亲礼,还能用什么。
退不起定亲礼,这婚约就不能解除,谢婷婷不愿嫁,二伯家便只能拿当初定的不是他家闺女来说事。
而事实也确如谢欣怡想的那样。
谢婷婷阴晴不定像变了个人,顾家那边来接人的日子又越来越近,徐文霞愁的紧,这些天嘴上连起了好几个水泡。
也不知小闺女哪根经搭错了,放着好好的人家不嫁,还吵着闹着要去下乡。
她和老谢轮番劝解,可小闺女轴的跟牛似的,死活不肯嫁。
要知道就顾家这条件,可是他们几辈子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生在军区,工作稳定,父亲又居高位,住洋房,吃细粮,完全就是最佳结婚对象,现在却要拱手让给谢欣怡,徐文霞心里很是不甘心。
但不甘心又能如何,自家女儿拿命威胁,她再不甘心也得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