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地暖(第2页)
与领头的几位大匠反覆磋商每一个细节。
“李师傅,这大堂的承重柱外包的木材必须用烘烤过的樟木,防虫防蛀,且要雕上清字水波纹,要深峻清晰,日后填上金粉,才显气派。”
“徐东家放心,小老儿晓得,必定用心!”
负责木作的李师傅看著那精美的图样,眼中满是挑战与兴奋。
“孙师傅,所有墙体必须照图样砌成双层,中空部分不是填沙土,要填筛过的稻壳,对,就是碾米剩下的那层壳,要乾燥的!这东西隔温防潮,效果极佳,还比填沙轻便。”
徐长青指点著墙基。
负责泥瓦的孙师傅嘖嘖称奇:
“稻壳?东家这法子真是闻所未闻!妙啊!比絮麻便宜,比沙土轻巧!老汉我记下了!”
然而,最让工匠们瞠目结舌,甚至一度怀疑东家是否异想天开的,是徐长青对地暖系统的构想。
这一日,徐长青將张师傅和李师傅叫到一旁,摊开一张更为复杂的草图,上面画满了蜿蜒的曲线和连接节点。
“两位师傅请看。我欲在这大堂、所有沐阁及三楼休息区的地面之下,铺设一套热水循环系统。”
两位老师傅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徐长青拿起一根准备好的铜管解释道:
“简单说,便是在后院砌一巨大的砖砌灶膛,上置铜锅,日夜不停烧热水。热水通过这粗壮的主铜管,依靠高低落差,引入楼內地面之下。而在地砖之下,我们將预先铺设好如此这般盘旋往復的细铜管网。”
他用炭笔在草图上一比划:
“热水流入这些盘管,便会將热力透过地砖散发出来,使整个地面乃至房间都温暖如春。而后冷却之水再从另一端的迴路管流出,回到灶膛铜锅再次加热,如此循环不息。”
寂静!
李师傅和张师傅张大了嘴,如同听天书。
地底下走热水?
让地砖发热?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仙家法术!
“东……东家……”
张师傅率先回过神来,结结巴巴道:
“这得用多少铜料?造价太高了!而且这铜管盘在地下,万一漏了水如何是好?岂不是要把楼基都泡烂了?这风险太大了!”
李师傅也忧心忡忡:
“是啊东家!地龙咱们都盘过,可这埋在地下的水龙,老夫活了五十多年,从未见过啊!”
徐长青早已料到他们的反应,神色平静却坚定:
“铜料之费,不必忧虑,我会足量採购。至於漏水之患,问得极好!此乃关键所在。”
他拿起另一节铜管,指著接口处:“所有铜管接口需用烧焊之法。张师傅,你手下应有会铜焊的匠人,我要他们用最足的银铜焊料,將每一个接口都给我焊死!”
“焊好后需逐一灌水施加压力测试,確保万无一失,方可埋入地下。”
他目光扫过两位老师傅:
“我知道此法冒险,耗资巨大。但请二位想想,寒冬腊月,汴河水冷刺骨之时,別家澡堂烧再多的炭盆,客人脱衣时依旧寒冷。”
“而我清泉总號,客人踏入便是暖意融融,光脚踏在地板上亦不觉寒冷,甚至孩童可於地上嬉戏。此间差异,值不值这铜料和人工?”
徐长青描绘的场景,带著一种超越时代的诱惑力!
两位老师傅不由自主地想像那番景象,心中震撼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