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医圣太医和御医(第2页)
他的拇指,精准地按在张强军后腰那个最疼的点上。
张强军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了,准备迎接那熟悉的剧痛。
预想中的剧痛没来。
李道一的拇指只是轻轻搭在那里,像一块温热的石头。没有用力按。
他的手开始动了。很慢,幅度很小。
不是揉,也不是捏,更像是在…………轻轻地摇晃?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李道一低着头,全神贯注。按在张强军后腰上的那只手以一种极其细微的幅度,快速地、高频地颤动。
时间一点点过去。
大厅里很安静。只有远处隐约的广播声和人群的低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道一身上,聚焦在他那只随意搭在张强军后腰上的手。
杨春华看得专注。周克勤屏住了呼吸。王平安眼中精光闪烁,像是在印证什么。
张强军的母亲双手紧紧绞在一起,紧张得大气不敢出。
张强军自己,趴在硬邦邦的塑料椅子上,感觉却越来越奇妙。腰后面那要命的酸胀感,在李道一那高频的颤动下,竟然一点点化开了。一股热气,首传到脚后跟那里,温热的范围在扩大,隐隐的刺痛感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替代。
他偷偷动了动脚趾头。
李道一的手停了下来。
他抬眼,看向张强军的母亲,又扫了一眼旁边脸色惨白、大气不敢出的主治医生,最后目光落回趴着的张强军身上。
“是误诊。”他轻轻说道。
那个主治大夫的脸色更白了。
“不需要动刀,吃半瓶六味地黄丸就好了。”
啥?
不需要动刀,半瓶六味地黄丸?
张强军困惑不安,看看主治大夫,又看看李道一,只觉得难以置信。
“没事,半瓶就好。”李道一的话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你这个病,很常见。本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北宋的太医钱仲阳略加改动,最后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御医吴判,收入了他编写的《医宗金鉴》里。”
李道一侃侃而谈。
张仲景、钱仲阳、吴判,这些古代名医的名字,张强军母子俩不一定知道。
但医圣、太医、御医这些名词,还是听得懂的。
医圣,顾名思义,医生里的圣人,那看病的本事还能差?
就不说什么医圣吧。
太医、御医,那都是什么人?
那是给皇帝老儿看病的,不用问,水平肯定极高啊。
既然这些医圣、太医御医都记录过这个病,眼巴前这个温和的年轻人又如此笃定,说不定都是真的?
再说了,人民医院院长周克勤,首健局的王老专家,还有那个不知道身份,但一看就是上位者的老太太,都对这个年轻人十分敬重,他的水平能差的了?
惧怕手术是张强军的心病,现在有了指望,说话声音都发颤了:“这位…………小专家,真的不用手术?”
“真的不需要手术,半瓶六味地黄丸,今晚吃了,明天早上就好。”李道一说的斩钉截铁。
他身后的周克勤、王平安师徒还有杨春华都觉得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