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无招女人(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主要是这活计,在当时的乡下人眼中,比打鱼种田轻松多了,收入还不低。

母亲观望出这条路之后,内心一阵激动,她可以往保姆方向培养女儿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都不是什么疑难技术活,多用点心教她就是了。

于是,大姐又被带回家来。

母亲将在外面的见闻跟全家一说,全家都觉得这条路在大姐身上行得通。

就连大姐本人也觉得很开心,她也是个有“前途”的人了。

培养大姐做保姆的任务先是交给奶奶。奶奶心软,常常边教边觉得孙女可怜,以后出去供人使唤,主家善待也就罢了,万一……所以平常大姐做错点什么事,奶奶都能找到责任人,且责任人绝对不是大姐本人。

大姐扫个地,把满屋弄得“雾”气腾腾,跟战场似的。奶奶就批评在一旁看热闹的小孙子,怪他不及时提醒姐姐先洒水。

大姐煮个粥,为省事直接扛个大树桩塞在灶台下,自己跑外面陪人踢毽子去了。结果失火,厨房顶都烧通了。奶奶就怪爷爷不提前把烧灶柴火剁好,看把大孙女给吓得。

大姐骑车去接妹妹放学,连车带妹妹都摔进河里去了。她还不先捞妹妹,而是先捞车,因为她觉得车子是家里花大钱买来的,而妹妹是妈妈免费生的。这种事奶奶批评爸爸,晓得大姐这情况,还不先把小妹的游泳教会。

她老人家对大姐说得最重的话不过是:“你要动动脑筋哪!”

大姐16岁那年夏天,奶奶干农活中暑,回家先是吃了一种药,她老人家觉得不适,于是又吃了另一种药,然后人就不行了。

弥留之际,奶奶最后一次嘱咐大姐:“你多动动脑筋哪!”

大姐拼命点头:“我动我动,你不要死。”

奶奶走后,大姐果然开始动脑筋了。

做事之前,她先想。如何把地扫好,她先考虑半小时。如何把粥熬浓稠,她先考虑三天。

奶奶没了之后,大姐的妈妈接着往保姆方向培养大姐。妈妈以前觉得奶奶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太溺爱。轮到她自己,居然也控制不住。

大姐做错事,爸爸说了她几句,讲完话不知为啥打了个嗝,妈妈立即呛声:“她是你女儿,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教她改就是了,你要哪天把张嘴就批评人的习惯改了,就不会动不动打嗝了。”

爸爸呆愣,他打嗝也有错?

简单的针线活、房屋打扫、一日三餐,为了鼓励大姐认真学,妈妈每天给她煮个鸡蛋,弟弟妹妹馋到流口水抗议,无效。

大姐学到20岁的时候,全套家务已经做得相当得心应手。这年,她时来运转,街道招清洁工,她以绝对的年龄优势以及专业优势,被聘为正式工。

◇03◇

聊天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2020年春天疫情封城时,我曾坐在家里帮我妈剥花生,当时有一粒坏籽,是那种在地底下就被虫咬掉半边身体的坏。我随手一扔,将它投进垃圾桶。

我妈看到,特意将它从垃圾桶捡出来,转身扔进一只养芦荟的大花盆。

每天杂七杂八的事那么多,谁会惦记这半粒花生。

国庆过后,我妈给我捎来16颗完整的两仓花生,说是春天那半粒籽结出的果。

被爱意照拂过的生命,能量巨大。

人生有问题,经常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是人生。

工作解决了,眼看同龄人成双成对,大姐也想有个小家。奶奶和妈妈在她身上花费的心血没有白费,遇事,她真的开始动脑筋了。

比如找对象这事儿,大姐就想了,家境正常、人也正常的男人不可能看得上她。但家境不正常,人也不正常的男人,她也不想嫁。

那怎么办?

嫁人问题,大姐整整考虑了3年。最终她决定:找个家境普通的男人,穷一点也行,二婚也接受,但身体和脑袋必须正常。

那怎么才能找到这样一个男人呢?大姐又考虑了半年,发现经常来街道视察工作的乡妇女主任嘴巴特别能讲,还没架子,还曾冲她友好地笑过几次,于是请这人帮忙。

果然,妇女主任帮她物色到一个被特殊年代折磨得有点呆愣的未婚青年,跟大姐年仿,家贫,身体正常,脑袋原本也正常,后来被人当成“牛鬼蛇神”,受尽折磨,脑袋里化不开这份屈辱,变得沉默寡言,经常几个月不说一句话,便也成了婚姻困难户。

两个困难户,谁也不挑谁,谁也不为难谁,凑合成一个家。

我问大姐:“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找不到这种男人怎么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