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个讨饭婆子(第1页)
第4章一个讨饭婆子
◇01◇
在长堤村,五婆的家世背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几十年前,这老太太跟着双亲一起,不知打哪儿逃荒到此。有好事者撮合,以一顿大白馒头及半袋小米为聘礼,她嫁给了村里一个比她年长20多岁的孙姓老光棍。
五婆和老光棍刚结婚,她的亲娘就卧床不起。医生说阴虚体亏,最好吃点乌鸡补补。当年一穷二白年迈力衰的老光棍维持全家三餐都力不从心,要他买顿鸡肉,不亚于如今的丈母娘要套大别墅。五婆一通吵闹之后,没办法,提个篮子,专门去捡拾人家吃过之后倒出来给狗啃的乌鸡骨头,在河里洗干净,拿回家放锅里加水慢炖,勉强算作一味药。
送走双亲之后,五婆育有两女。不知什么原因,这俩女儿智商发育得都不好,经常不知不觉流口水,教导之后,勉强能生活自理。要她们干农活或者做家务,无心也无力。在别人家生活水平一天精进一天的时候,五婆家才偶有荤腥上桌,其他人吃完肉,五婆再将啃完的骨头捡起来重啃一遍。
穷生抠,不稀罕。稀罕的是,五婆这老太太虽然又矮又瘦,性格却彪悍异常。她家责任田的庄稼,或者菜园里的菜,谁要没打招呼私动一根,轻则问候祖宗八代,重则抡起扁担跟你拼老命。
有次她的傻女儿下雨后跑到马路上,用洼坑里的水洗身体,有个过路青年见状,不怀好意地上去摸了一把,刚好被她瞧见。老太太举着镰刀一路狂奔,直到将对方从自行车上拽下来。她踮着脚将镰刀架在对方脖子上,要求对方下跪道歉。对方不依,她一刀割下去,流氓果断下跪一迭声“对不起”。
久而久之,五婆名声不佳,外乡讨饭婆子,又穷,又抠,还会拿刀杀人。坏名声如泼出之水,易覆难收。
在长堤村生活几十年,如今老太太80岁有余,她的丈夫早已作古,两个女儿也早已外嫁,有后代,但种种原因,后代们都无暇顾及这位老祖母。
没有子女可以相依,也没有近亲可以相靠,就算政府对孤寡照顾有加,前几年,五婆仍是选择重操旧业。
当年她如何从外地一路讨饭到长堤,如今她就如何从长堤一路再向外乞讨。所以,长堤村的人们,说到五婆,有人一声叹息,有人满眼嫌弃。
就这样一个差点被“穷”字贯穿一生的讨饭婆子,某一天,人生突然峰回路转。镇长的女儿,一位妙龄千金,居然指挥工人给五婆送来一堆生活必需品和营养品。临走还给五婆留下两千块钱。
千金踩着细高跟哒哒哒哒,坐上一辆路虎走了。
左邻右舍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将五婆的老屋围得水泄不通,“这姑娘是你什么人?”五婆一脸清朗:“朋友。”
鬼才信一个讨饭婆子会有这么漂亮的朋友。
过俩月,又有一辆车开到五婆家门口。又有村民认出来,这不是N中的孙校长吗?
N中隶属省重点高中。孙校长这种贵人,一般人想请都请不到,居然提着一堆东西,专门拜访五婆,不可谓不神奇。
孙校长来过之后,市委某小秘书又来了,同样放下一堆吃吃喝喝的东西,关上门陪五婆聊几句,走人。
小秘书来完,过俩月,本地某大款的独生儿子又来了。
都说穷在闹市无人问,五婆那座斑驳的老屋,在近几年,川流不息,蓬荜生辉,接待了一位又一位风度翩翩事业有成的年轻人。
因为这些年轻人的不断造访,村民们和村干部总觉得五婆隐藏着什么惊人实力。一传十,十传百,再没人敢随便得罪这个老婆子。遇她上门讨饭,人们暗戳戳希望打探点实情,无奈她滴水不漏。不过,不管到谁家,要份热汤热水至少不再是难事儿了。
……
孙舟舟组织的小型同学聚会上,曾给五婆送过东西的千金、校长、小秘书、小开等人齐聚一堂。
他们纷纷要求孙舟舟把话讲清楚,为啥每年都让他们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跑腿,给一个乡下老太太送吃送喝,还要求他们必须全程端着24K微笑脸。
孙舟舟略一思索,说把这个讲清楚不难。
◇02◇
那年他5岁,天然呆萌,不懂生死,只是觉得没有妈妈的日子很不舒服。
首先,那个新来的阿姨烧饭不好吃,炒个青菜莫名其妙放酱油、辣椒、老姜和葱花,烧条鱼,惨白一盆端上来,腥得他直想吐。脾气还有点怪,人后好几天不跟他说一句话,一旦家里有人来,她就喜欢抱着他,活泼得过分。
其次,姐姐总是哭,身边的人也总是窃窃私语,好像有什么惊天秘密在他们中间传播,气氛很恐怖。
再次,晚上睡觉没有妈妈陪,他害怕。眼睛盯着柜门看,黑暗中,总感觉衣柜的两扇门在自动打开,又自动合拢。他盯着看,直到无法抵抗困意。
孙舟舟一开始只是自己念叨,后来开始缠着大人问:“我妈妈做哪样还不回来?”有人愿意敷衍,有人不愿。某天继母站在篱笆边摘扁豆,孙舟舟又问。她听了,手朝某个方向一指:“看到了吗?那个坟包就是你妈现在住的地方。想她,你就去找她把你带走!”
孙舟舟眼底没有同龄孩子的小机灵,说话也比一般孩子慢两拍,老实巴交:“做哪样她要住在坟包里?”
“死了当然要住坟包!”
“什么叫死?”
“这我就不懂了,要么你下去问问你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