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9章 全院大会不堪一击(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知不觉,二虎跟着何雨柱也学武十多个月。

所谓名师出高徒。

其实这名师也是看学生的,并不是什么徒弟都能成为高徒。

作为名师,第一能力不是教徒弟,而是能找到好徒弟。

就如千里马常。。。

冬去春来,四合院的葡萄藤抽出嫩芽,像无数只试探世界的小手。清晨五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何雨柱已经站在智能温室门口调试新一批“光合加速器”??这是他与南极科考团队联合研发的第二代植物生长舱,内置仿星体微光系统,能在阴雨天持续提供稳定光照。小当归揉着眼睛跑过来时,正看见父亲把一株番茄苗轻轻放进培养槽。

“爸爸,这灯真的能代替太阳吗?”他仰头问。

“不能完全代替。”何雨柱蹲下身,手指轻抚叶片,“但它能在黑暗里守住希望。就像人,哪怕看不见路,只要心里有光,就不会迷途。”

话音未落,广播室警报突响。林晓彤披着外套冲进来,脸色发白:“南苏丹站点失联超过七十二小时,卫星图像显示电站外围出现武装车辆集结,当地技术人员最后一次通讯只留下半句话:‘他们要抢发电机……’”

空气瞬间凝固。

许大茂从工具房探出头:“不是说组建了‘萤火护卫队’吗?怎么还让土匪围了?”

“护卫队在东非只有三人轮值。”林晓彤快速调出部署图,“我们人力有限,高风险区域只能采取隐蔽驻防策略。这次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行动精准,装备专业,不像普通部族冲突。”

何雨柱盯着屏幕上的热力图,眉头紧锁:“这不是抢劫,是定点清除。他们在摧毁我们的存在感,一步步逼我们退出。”

“那怎么办?派兵救人?”秦淮如端着粥进来,声音微微发抖。

“不能用武力。”何雨柱摇头,“一旦开枪,我们就成了侵略者。国际舆论会倒戈,捐赠也会断流。而且……”他顿了顿,“我们不是军队,我们是点灯的人。”

屋里一片沉默。窗外鸟鸣清脆,仿佛不知人间已至悬崖边缘。

良久,林晓彤低声说:“要不……先暂停非洲项目?等局势稳定再恢复?”

“不行。”何雨柱斩钉截铁,“现在撤,等于告诉全世界:暴力可以战胜善意。那些孩子晚上又要摸黑写作业,诊所又要扔掉变质的疫苗。我们退一步,人性就堕落十分。”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的世界地图前,指尖重重按在非洲大陆上:“通知赵铁柱,启动‘夜莺行动’??派遣无人机编队低空巡航,持续向该区域投放微型定位信标和应急电源包;同时联络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坐标情报支持;另外,激活‘共治委员会’本地网络,发动村民保护电站核心部件。”

“可万一村民们也被胁迫呢?”秦淮如忧心忡忡。

“那就让他们知道,谁动了灯,谁就是全村的敌人。”何雨柱目光沉静,“我们要让光明变成一种集体记忆,而不是外来施舍。当一盏灯成了百人守护的东西,就没有人敢轻易熄灭它。”

当天下午,一封加密邮件发往全球三百多个合作站点:

>**紧急预案升级令**

>自即日起,所有海外站点执行“三三制”防护体系:

>1。技术层面??核心设备加装远程自毁模块,一旦检测到非法拆卸立即熔断电路;

>2。社会层面??每站设立“灯光守护员”,由共治委员会推选三名德高望重者轮流值守,享有优先供电权及应急决策权;

>3。应急层面??建立“蜂群响应机制”,邻近三个站点互为支援单位,遇险情自动触发联动报警。

>“我们不惧威胁,但必须学会智慧地生存。

>光明不该是脆弱的烛火,而应成为扎根大地的森林。”

三天后,南苏丹传来消息:一支由二十多名村民组成的巡逻队手持火把守在电站四周,连续两夜击退骚扰者;一名老妇人甚至抱着蓄电池坐在门口,对逼近的武装分子喊道:“你们拿走它,我的孙子今晚就不能读书了!你们也有孩子,想想他们!”视频传回国内,无数人泪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