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4 章(第1页)
这几天,棉纺厂门口多了不少摆摊的,有给人修车的,有做缝补的,还有卖咸菜的。
关玉华说起这事,贺建山点头道:
“别说全国了,就是咱们市,就有多少返乡待业青年,很多工人不仅要养活自己的小家,还要寄钱回去养活父母那一大家。钱不够用,只能出去找活干,这都不稀奇。”
贺建山不仅是厂长,还是高级工程师,厂里其他工程师趁节假日去外地接活干,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偶尔有私活联系到他这里,他也会安排给家庭成员多,生活困难的同事。
原则这种东西是在吃饱饭的情况下才有用的,在贺建山看来,工厂要想好,就得让大家的日子过好了。
关玉华把开司米大衣挂起来,用鸡毛掸扫了扫,“这两年返乡青年多,也有靠‘夫妻投靠’来农转非的,按道理,秋意这种情况,也该符合政策吧?”
贺建山也在愁这件事,要是能把简秋意的户口转过来,家里就多了一份定量,多了口粮和副食品的指标,家里也能宽裕点。
且对未来孩子的落户也有好处。
可这事到底不好办。
“理论上是有通道的,可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每年农转非的指标都非常少,需要排队等待。”
关玉华:“政策多变,趁政策松动,找找你那些老同学,托托关系,实在不行,活动一下。”
贺建山也有这想法,他们得下一辈的户口着想,政策说变就变,要是上头规定孩子要跟妈妈户口走,那孙子孙女就只能是农村户口。
农村户口有太多不便,贺建山还是希望小辈们能活得轻快些。
关玉华叹了口气,“这城乡结婚,比跟外国人结婚还难!”
“可不是么。”贺建山也感慨,“农村人的日子难过啊。”
没几日功夫,简秋意早起洗漱,听到东边那家的卫生间有水声。
奇怪了,自打老邻居搬走后,这房子一直空着,难不成是来新人了?
简秋意站在隔壁院子门口张望,远远看到上次相亲的那个叫江舒华的姑娘,正在打扫院子。
她可真是能干,爬上爬下的,钉门框、修窗户,甚至还想上房修瓦。
“哎呦,这太高了,小心摔着。”
简秋意生怕声音太大,把梯子上的江舒华给吓着。
江舒华从梯子上下来,回头就看到一对俊俏的小夫妻,男人躲在女人身后,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她。
江舒华初来驾到,有些不好意思,“是贺厂长家的吧?”
贺叙宁点头:“贺厂长是我爸。”
简秋意拉他衣袖,提醒他要低调。
“我刚搬过来,以后要请你们多指教了。”江舒华笑道。
“你跟那个潘会计结婚了?”简秋意不甘心地问。
江舒华点了点头,潘继业想分房,她急着从姑姑家搬出来,俩人一拍即合,以最快时间打报告,拿到了结婚证,分到了贺厂长家隔壁这十多平米的小房子。
房子不大,却承载了江舒华的希望。
这是她自己的家,她要好好打理它、经营它。
她和潘继业没有感情,可潘继业有份体面的工作,人看着不是太坏,这就足够了。
“潘会计?”贺叙宁这才惊奇地瞪眼,“你真嫁给癞蛤蟆啦?”
趁着江舒华疑惑不解的空隙,简秋意连忙捂着贺叙宁的嘴,把小傻子从江舒华那带了出来。
“秋秋,你拉我做什么啊?不是你说,潘继业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简秋意弹了这倒霉孩子脑瓜一下,“再不走,我怕你被人打。”
“没事的,我爸是厂长。”
“你爸越是厂长,人家打得越狠。”简秋意吓他。
贺叙宁撇撇嘴,一副委屈的模样,“你凶宁宁,宁宁不教你骑自行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