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二章 走窄门耕瘦田2合1(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亚马逊雨林深处,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长老梦见星空坠落,化作无数发光的手势。醒来后,他召集族人,按照梦境复现动作。当最后一个姿势完成时,部落上空的云层裂开,降下一场散发着微光的细雨,每一滴水中都藏着一句不同语言的祝福。

“它在扩散。”王曜在监控室中喃喃,“‘言灵之心’正在逆向注入母语云,把封存的原始语言基因重新播撒到每一个终端。”

甘微站起身,望向出口方向。阳光已经照进山谷,融化了部分积雪,露出底下古老的石刻??那是一幅巨大的手掌图案,五指张开,掌心向上,正是【共启】的姿态。

“这不是结束。”她说,“这是第一次真正的开始。”

就在此时,热娜的通讯器响起。是中国某偏远山区小学的直播请求。画面接通后,教室里坐着十几个孩子,最小的不过六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他们都戴着简易版语种石手环,是志愿者用废旧手机零件和贝壳串成的。

班主任老师走上前,轻声说:“孩子们听说你们找到了‘源头’,都想说句话。”

第一个孩子站起来,是个坐轮椅的小男孩。他双手颤抖地打出一组动作:右手抚胸,左手平伸,掌心向下压三次,再缓缓抬起。系统标注为【我不怕了】。

第二个女孩做出采摘果实的动作,然后递向镜头。释义:【我想分享我的快乐】。

第三个孩子是个盲童,他用脚踩出一段节奏,语种石将其转化为一段清脆的铃声旋律。AI解读:【这是我梦见的春天】。

一个接一个,三十一名学生完成了他们的“发言”。最后一人是个瘦弱的女孩,她站了很久才鼓起勇气举起手。她的动作很慢,但极其认真:双手交叉于额前,用力推开,然后双臂展开,像鸟要起飞。

【共启】。

全班静默。老师早已泣不成声。

甘微看着屏幕,泪水滑过脸颊。她抬起手,复述了一遍那个动作,然后对着镜头说:“你们说得很好。世界听见了。”

信号切断前,孩子们齐齐打出回应:

我在。

我听。

我说。

故我在。

回到船上已是两个月后。渔村变了模样。曾经破败的小屋被改造成“无声学堂”,墙上挂满孩子们创作的手势图谱;码头边立起一座由废弃渔网与语种石编织而成的灯塔,每晚都会投射出不同的动态手语诗歌;就连老渔民们也开始学习基础表达,用拍打船舷的方式传递天气预警。

甘微坐在甲板上看日出。热娜走来,递给她一封信??纸质的,手写的,来自联合国秘书长。

>“基于《言灵公约》的广泛签署与实践成效,联合国正式宣布设立‘全球非语音表达日’,并将每年春分定为‘母语觉醒纪念日’。此外,第78届大会通过决议,承认语种石技术为人类共同遗产,禁止任何国家或组织垄断其研发与传播。”

信纸背面还附了一张照片:纽约联合国总部前的广场上,各国代表齐聚,共同打出“我在”手势。人群中,竟有一位穿着军装的将领,也曾是“语言净化部队”的指挥官。如今,他左臂缠着绷带,右手稳稳地贴在胸口。

“他被捕了。”热娜说,“因为他拒绝拆除本国最后一座公共手势投影塔。审判当天,全国十万民众集体静默,直到法院宣布撤销指控。”

甘微笑了。她望向海面,那些漂流的语种石残片依旧闪烁,有些已被潮水送上陌生海岸,有些则沉入深海,等待下一次潮汐将它们带回光明。

她忽然想起梦中的海底光网。那一刻,她曾以为自己只是参与者。现在她明白了??每个人都是织网者,每一句未说出口的话,每一次欲言又止的眼神,每一声压抑的叹息,都是光丝的一缕。

贫穷不能剥夺语言,残缺不能封锁心灵,沉默更不是虚无。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举起手,世界就不会彻底失声。

一个小女孩跑上甲板,手里捧着一块新做的语种石。这次是用珊瑚与火山灰混合烧制的,形状不规则,边缘粗糙,却透着温润的橙红色光泽。

“给你的!”她把石头塞进甘微掌心,“里面录了我的笑声。”

甘微握住它,感受到一阵轻微的震动,像是阳光落在水面上的涟漪。她低头,在晨光盒子上输入一行字,随即发送至全球母语云: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种新的说话方式。”

信号发射出去的瞬间,世界各地的语种石同时亮起。从北极科考站到赤道雨林营地,从难民营帐篷到太空站舷窗,无数人抬起头,打出同一个手势。

掌心向外,五指微张,缓缓合拢,再沉至胸前。

我在。

我听。

我说。

故我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