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他终于笑了(第2页)
次日清晨,诸葛亮轻车简从,悄然出城,沿汉水西行,直指汉中。
而就在他离去第三日,江陵传来惊人消息:南郡太守习祯暴病身亡!
刘备闻讯大惊,立即召赵云、伊籍议事。
“习祯乃荆州寒门俊才,素有清名,且忠于朝廷。”伊籍沉声道,“死得太过突然。据府中仆役言,前夜曾有蔡府旧人来访,赠酒一坛,饮后不久便腹痛呕血,医治无效。”
赵云怒道:“定是蔡瑁余党下毒复仇!”
刘备沉默良久,缓缓道:“若真是毒杀,说明他们尚未服软。荆州表面归附,实则暗流汹涌。我们必须立刻派人接掌南郡,否则一旦群龙无首,地方豪强趁机割据,必将动摇根本。”
“属下愿往。”赵云请命。
刘备摇头:“你需镇守襄阳,以防万一。此次人选,必须兼具威望、才干与忠诚。”
话音未落,帐外亲兵来报:“启禀州牧,南阳魏延求见,言有紧急军情禀奏。”
刘备与伊籍对视一眼,皆觉蹊跷。
不多时,魏延昂首而入。此人身高八尺,豹头环眼,声如洪钟。拜伏于地,朗声道:“启禀主公!小人昨夜梦中得神人指点,言南郡将乱,须速遣良吏镇抚,否则恐为奸人所乘。故冒昧前来,请命赴任!”
伊籍皱眉:“仅凭一梦,便敢请命一郡之守?岂非儿戏!”
魏延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份地图展开:“此乃末将数月来绘制的荆南地形图,标注山川险要、屯兵之所、粮道枢纽。若主公不信,可差人查验夷道、秭归两地驻军布防,皆与图中相符。末将虽出身微贱,然心系社稷,愿以性命担保,若不能安靖南郡,甘受军法!”
刘备接过地图细看,果然详尽精准,毫无疏漏。
他心中震动,暗忖:此人看似粗犷,实则心思缜密,确有将才。
正犹豫间,忽报江夏黄射遣使送来贺表,称愿归附荆州牧麾下,请求册封官职。
刘备冷笑:“黄射狼子野心,前几日还勾结山越作乱,如今见我势盛,便来投诚?怕是另有所图。”
伊籍道:“主公明鉴。此人必是听说习祯暴毙,南郡空虚,想借归顺之名,行夺权之实。”
赵云建议:“不如先发制人,派兵进驻江陵,封锁要道。”
刘备沉吟片刻,忽然抬头看向魏延:“你既有志镇守南郡,可敢立军令状?三月之内,肃清境内盗匪,安抚百姓,重建仓廪,若有差池,自行削职待罪?”
魏延双膝跪地,大声道:“若做不到,愿提头来见!”
“好!”刘备拍案而起,“即日起,拜魏延为南郡太守,加讨逆将军衔,赐印绶虎符,统辖江陵、夷陵、枝江三县军政事务。另拨精兵五百,粮草五千石,助其上任。”
魏延谢恩而出,背影挺拔如剑。
伊籍待其走远,方才低声劝道:“主公,此人桀骜难驯,骤然委以重任,恐养虎为患。”
刘备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轻声道:“非常之时,须用非常之人。孔明说过,用人之道,不在其性,而在其势。如今蔡氏未灭,黄射窥伺,四方皆敌,若不用魏延这般敢拼敢打之将,如何震慑宵小?只要大权在握,恩出自上,哪怕他再狂,也不过是柄利刃,握在我手罢了。”
伊籍默然。
数日后,魏延率部抵达江陵。
城门口,原习祯幕僚迎候,个个面色惶惶。魏延不理寒暄,径直入府,下令封闭内外门户,彻查习祯死因。三日内,捕获两名蔡氏旧吏,严刑逼供之下招认:确系受蔡瑁心腹指使,以慢性毒药混入酒中,致其暴毙。
魏延当即下令,将二人斩首示众,并发布檄文通告全郡:“奉州牧令,凡参与谋害前任太守者,无论主从,一律族诛!藏匿不报者,同罪论处!”
一时人心震怖,隐藏的蔡党纷纷自首求赦。
紧接着,他开仓放粮,减免赋税,招募流民垦荒,并亲自巡视各县,斩杀欺压百姓的豪强十余家。短短月余,南郡局势竟奇迹般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