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姆妈吃麻虎(第2页)
秋风自关外而来,卷过铁门斑驳的城头,这是一座边疆小城。
包铁巨门缓缓开启,一支驮马商队挤出城门,驶向莽莽群山。
商队不大,七辆马车,十来个伙计,护卫是镇上请的老把式,姓孙,六十开外,据说年轻时走南闯北,手上见过血,老孙头骑着一匹灰马,走在队伍最前头。
领头的管事忧心忡忡地,对骑马护卫的老孙低语:“赵头儿,黑风峡那边刚折了几支队伍,我心里不踏实。”
老赵按着腰刀:“放心,这条路,我老赵趟了二十年,沟沟坎坎,闭着眼都能摸过去,再说,你不是还把人顾来了吗?”
他下巴朝队伍中间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点了点。
商队里的人只知道,这位客人是东家亲自请上车的,一路向北,有人私下议论,说这女子孤身一人,在这鸟不拉屎的边疆小城,不是寻亲,就是寻仇,但孙老头告诫过手下的伙计,嘴巴放干净些,江湖上的事,少看,少问,少说,才能活得长久些。
……
队伍里最年轻的伙计,叫二狗。
第一次出远门,这走一趟,能存几两钱,只要多走几趟,就能够钱进入学堂。
只要有了学识,便能在城府里,担任要职,光宗耀祖。
二狗时而看看地板,时而看看窗外,偶尔也会偷瞄对面的少女几眼。
她虽是一身中性的粗布麻衣,斗笠挽秀,却遮不住她骨子里透出的英气,和女性独有的线条。
腰间系着一条粗布腰带,背上斜背着一柄长矛,枪头包着粗麻布,想是为了掩人耳目。
那双手不似寻常女子般柔弱,指节分明,布满茧子。
随着马车颠簸,她腕上护甲与车厢轻轻相撞,发出一阵阵金铁轻响,恰如她这个人,藏不住,也不屑于藏。
二狗见气氛有些沉闷,便搭话道:“姑娘这是要去哪里哩?”
斗笠女子稍作迟疑,答道:“没有要去哪,跟着商队走一转,也正好开下眼。”
二狗当下眉头微皱,劝道:“一个人走呀,这里可是在大宋边境了,一路上荒郊野岭不说,还有山贼出没,姑娘一个人,怕是不太稳妥。”
斗笠女子闻言,不置可否。
这时,马车忽然一个颠簸,斗笠女子没有防备,身子微微前倾。前方的二狗下意识伸手想要扶她,却见少女已稳稳坐定,显是身手不凡。
两人目光相接,她都是豁达道谢:“多谢。”
似说江湖,又道侠情。女儿英气,压不住的是满身豪情。
二狗见状,尴尬得老脸一红,暗道自己多事了。
簌簌簌……
商队入了山脉,孙老头突然勒住马:“来了!护住车!”
话音未落,两侧山林里响起一阵密集的唿哨声。上百名山贼从林中涌出,个个汉子挥舞刀枪棒矛,瞬间将商队死死围在狭窄山道。
黑压压一片,足有五十多人!
为首的是一个独眼龙,扛着一把鬼头大刀。
独眼龙用刀指着商队,大喝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孙老头脸色凝重,他翻身下马,对着独眼龙抱拳道:“这位当家的,我们是野马岗的小本生意,赚的都是辛苦钱,还请高抬贵手,行个方便。”
独眼龙呸了口唾沫,狞笑道:“少废话!要么留钱,要么留命!看你们这几车货还算扎实,爷爷我今天心情好,钱留下,人可以滚!”
孙老头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独眼龙已经没了耐心,他把鬼头大刀往地上一插,喝道:“杀光,抢光,一个不留!车里的财货,老子要定了!人?剁碎了喂狼!”
王管事吓得魂飞魄散,从车里跌了出来,磕头在泥地里,涕泪横流:“大王饶命!货都给您!求放我们一条生路啊!”
绝望笼罩商队,孙老头眼赤红,拔刀的手在颤抖。
山贼们哄笑如狼嚎,刀疤头子狞笑着扬起鬼头刀。
就在这时——
第三辆的马车,帘子被一只手掀开一角,那手指修长,骨节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