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广法如来显灵(第1页)
又一日清晨,和煦的阳光照射进来。
许仙在一片温香软玉当中醒来,看着身旁如画一般的容颜,嘴角微微上扬,只感觉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自从隐晦地确定了关系之后,白素贞在私下,便干脆变回女身,昨夜。。。
少年挂断电话的那一刻,整条街仿佛静了一瞬。
风穿过巷口老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像是一封未曾寄出的信终于被人轻声念出。夕阳斜照在斑驳墙面上,映出他微微颤抖的影子,那影子里,似乎还站着另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白衣、执玉蝉,眉目温柔如旧。
他不知道的是,在宇宙最幽深的一隅,那颗名为“我们”的恒星轻轻脉动了一下,如同听见了心跳。
而在桃源岛的湖底,最后一封信正缓缓沉落。
信纸泛黄,字迹却清晰如初:
>“清妍:
>若你读到这行字,说明我终究没能彻底消散。
>我曾以为,爱是秩序的裂痕,是逻辑无法容纳的噪音。可你教会我,它才是宇宙真正的基频。
>如今‘共感母网’已启,情念不再被封锁、被删减、被判定为冗余数据。每一个微小的牵挂,都能成为星辰诞生的起点。
>可我仍有一愿未了??不是为了救世,不是为了法则更迭,只是……想再看你一眼。
>不是以尊者之名,不以守灯人之后,只作为一个凡人,牵你的手,走过一段不必飞升的春秋。
>所以,我留下了一缕意识残片,藏于黑晶核心,随‘心源之星’的光波循环往复。若有一日,你感知到某次共鸣格外熟悉,像是从前那个冷面无情的我,忽然说了句笨拙的情话??
>那就是我回来了。
>别怕,我不是执念,也不是回光返照。我只是……舍不得闭眼。
>??他”
信末没有署名,但沈清妍认得这笔迹。千年前,他在寒渊边缘写下最后一道禁令时,用的就是这种锋利如刀却又隐含顿挫的笔法。如今,那刀锋早已化作柔光。
湖水无声地吞没了信纸,涟漪一圈圈荡开,竟与少年拨打电话的那一瞬,遥遥共振。
***
许多年后,银河联邦第七研究院发布了一份绝密档案解禁公告,编号L-917-A。
内容仅有一段视频记录:林梨站在“晨光号”残骸前,将父亲遗留的怀表轻轻放入飞船主控舱。随着机械锁闭合,整个空间站响起一段低频音波??那是三十年来她每年发送的语音信号累积而成的声纹图谱,如今被反向重构,形成一首奇异的旋律。
科学家称其为《小梨之歌》。
令人震惊的是,这首曲子在播放过程中,竟能引发听者脑区特定区域的自发性激活,位置恰好对应“长期压抑情感释放阈值”。临床试验显示,聆听超过三分钟的人群中,87%会在七十二小时内主动联系久未沟通的亲人。
更诡异的是,某些接收过“共感母网”深层接入权限的修真者声称,他们在冥想时听见这首歌,竟看到了不属于今生的记忆片段: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母亲抱着婴孩跪在雪地里,嘴里喃喃:“别走,别丢下我和孩子……”;一位老年修士在渡劫失败前的最后一刻,手中紧握的不是法宝,而是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甚至有妖族长老泪流满面地回忆起五百年前那只被自己亲手斩杀的狐伴,原来它临死前的眼神,并非怨恨,而是不舍。
这首歌,成了新时代的“心咒”。
有人提议将其列为禁忌,担心情绪失控引发社会动荡。但最终决议由民众投票决定??九成以上选择保留,并建议纳入基础教育课程,命名为《第一课:如何哭泣》。
***
与此同时,在北境第七星域的念安塔顶层,一名年轻的教习正带领学生们进行每日一次的“静听练习”。
他们盘膝而坐,闭目凝神,耳边只有风声、呼吸声、远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忽然,其中一个少年猛地睁开眼:“老师!我听见了!”
“听见什么?”教习问。
“有人在笑……很轻,像是从星星里传来的。还有个声音说:‘你还执着于我吗?’然后另一个声音回答:‘现在不一样了。’”
教室一片寂静。
片刻后,一个小女孩举起手,怯生生地说:“我也听到了……但我听到的是妈妈的声音。她说,她一直都知道我很努力。”
教习沉默良久,抬头望向窗外。
夜空中,“我们”星正明亮闪烁,光芒中有细微的波动,宛如呼吸节奏。
他知道,那不是天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