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遮阳棚搭建与浅滩续钓(第1页)
梧桐树下,几根松木杆斜靠在墙上,是爸爸昨天从镇上木料厂拉来的,打算给浅滩的钓位搭个遮阳棚。林海蹲在地上,用卷尺量着木杆的长度,指尖划过粗糙的木纹——最长的两根有三米,刚好够搭棚顶,短点的用来做支架。爸爸拎着工具箱走过来,把锤子、钉子和麻绳放在石桌上,蹲下身帮他把木杆摆成三角形:“先搭框架,再铺帆布,下午就能用。”两人没说话,只听见锤子敲钉子的“砰砰”声。林海扶着木杆,爸爸挥锤的动作稳而准,每颗钉子都钉得恰到好处,没让木杆晃动分毫。帆布是合作社仓库里的旧货,蓝色的布料上有几处补丁,但依旧结实,铺开时能遮住近十平方米的地方。林海爬上小梯子,把帆布固定在木杆顶端,爸爸在下面递麻绳,两人配合着把边角系紧,风一吹,帆布微微鼓起,像个蓝色的小帐篷。搭好遮阳棚时已近上午十点,阳光透过帆布的缝隙,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爸爸掏出烟盒,抽出根烟点燃,坐在刚搭好的棚下歇脚,看着林海检查帆布的固定情况,嘴角带着笑:“下次钓鱼不用晒黑了,你妈再也不用念叨你。”林海没说话,只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给遮阳棚拍了张照,发给妈妈——妈妈早上还问进度,现在刚好报平安。回到合作社,暂养池里的两条黑鲷还在活跃地游着,增氧机冒出来的气泡把鱼托得更高。林海蹲在池边,用网兜捞起一条,鱼身泛着银灰色的光泽,鳞片完整,他又把鱼放回池里,打算晚上带回去给妈妈做红烧鱼。苏晓月坐在旁边的小凳上整理账本,见他过来,递过一本合作社的存货清单,上面记着扇贝、虾苗的数量,还有昨天分花蛤苗的结余,字迹娟秀,她没说话,只在林海接过清单时指了指“扇贝120斤”那行,提醒他下午要送超市。林海翻看着清单,手指在“虾苗50斤”那行停住——上次买的虾苗已经适应了水质,今天可以撒点饲料。他从仓库里翻出袋虾苗饲料,袋子上印着“高蛋白专用饲料”,是之前花200元买的,打开时能闻到淡淡的鱼腥味。他往池里撒了把饲料,颗粒细小,刚落水就被虾苗围住,银灰色的小身影在水面形成个小漩涡,很快就把饲料抢食干净。苏晓月在旁边看着,没说话,只在账本上记了笔“虾苗饲料支出2元(按单次用量算)”,然后继续整理其他单据。中午回家吃午饭,妈妈已经做好了鱼丸汤,还有红烧带鱼和炒青菜。林溪坐在桌边,手里拿着彩笔,在画纸上画上午搭好的遮阳棚,棚下还画了个小小的鱼竿,旁边写着“哥哥的钓鱼棚”。“妈,晚上想吃红烧鱼,合作社暂养池里有两条黑鲷。”林海边吃边说,妈妈点点头:“正好你爸也想吃,晚上我多放点糖,你爸爱吃甜口的。”林溪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哥,明天我能跟你去钓鱼吗?我想在遮阳棚下画画。”林海揉了揉她的头发:“明天要上学,周末再带你去。”林溪有点失落,但还是点点头,低头继续画画。下午一点,林海带着高级鱼饵和渔具,往浅滩的新遮阳棚去。路过小卖部时,买了瓶冰红茶,3元钱,揣在兜里,打算钓鱼时喝。遮阳棚下已经有了阴凉,他把折叠钓椅放在棚中央,鱼竿架在支架上,从密封袋里揪出小块饵料,揉成团子挂在钩上——新饵料经过静置,比昨天更黏,入水后能保持更久的形态。鱼线抛出去的瞬间,在空中划了道浅弧,铅坠带着饵料沉入水里,浮漂立在水面,像根白色的细针。风里带着沙粒的轻响,远处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音。没等十分钟,浮漂突然往下沉,力道比昨天钓赤点石斑鱼时还大,林海双手握紧竿柄,慢慢往回收线,鱼竿弯成了几乎要断的弧度,鱼线“嗡嗡”作响,像是在对抗。拉上来的是条近四斤重的龙胆石斑鱼,青褐色的身子上带着深色的斑点,嘴巴比普通石斑鱼大,牙齿锋利,尾巴拍打着地面,溅出的水花打湿了鞋。林海把鱼放进保温箱,往里面加了点海水,鱼在箱里安静下来,偶尔摆摆尾巴,像是在打量这个新环境。他掏出手机,给鱼拍了张照,发给爸爸——爸爸之前说想看大渔获,现在刚好分享。重新挂饵抛线,这次的等待时间稍长。阳光透过帆布的缝隙,在水面洒下碎金,冰红茶放在旁边的石桌上,瓶身已经凉了。浮漂动了两下,然后猛地往水里窜,林海反应迅速,瞬间提竿,鱼竿再次弯成弓。这条鱼的力道稍小些,收线时不用太费力,拉上来是条两斤重的红鲷,鱼身呈淡红色,鳞片在阳光下闪着珠光,像披了件宝石衣——这种鱼肉质鲜嫩,适合清蒸,林海打算留着自己吃。,!下午四点多,林溪背着书包跑来,手里拎着个油纸包,里面是妈妈烤的红薯干。“哥,妈让我给你送的,说你钓了一下午肯定饿了。”她坐在遮阳棚下,拿出画纸,开始画棚外的海景,远处的礁石、近处的海浪,还有保温箱里的鱼,都被她画进了画里,笔触稚嫩却认真。林海递给她瓶冰红茶,看着她画画,偶尔帮她调整下画纸的角度,没说话,只盯着水面的浮漂,生怕错过提竿的时机。到傍晚五点时,保温箱里已经有三条鱼——一条龙胆石斑鱼(4斤)、一条红鲷(2斤)、一条黑鲷(15斤)。林海收拾渔具时,发现饵料还剩小半袋,他把饵料装进密封袋,放进渔具包,打算下次再用。往回走的路上,他绕去阿水伯家,把那条15斤的黑鲷送给了阿水伯——上次阿水伯帮合作社修过网箱,一直没来得及感谢,现在刚好送条鱼表达心意。阿水伯接过鱼,笑得眼角皱成褶,非要塞给他一把自家种的青菜,林海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回到家时,妈妈正在院子里收拾刚摘的青菜,看见保温箱里的鱼,眼睛亮了:“这条龙胆石斑鱼够咱们吃两顿,明天给你爸做石斑鱼汤。”爸爸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旧渔网,“明天我跟你去浅滩,帮你看看渔具,顺便钓两条小鱼给溪溪玩。”林海点点头,把鱼放进家里的鱼缸,鱼缸里的水还是早上换的,鱼放进去后,很快就和之前的黄唇鱼混熟了,在水里游来游去,格外热闹。晚上,林海坐在院子里整理渔具。鱼竿上的水珠滴在水泥地上,形成小小的水洼,折射着路灯的光。他把今天用的鱼钩卸下来,用磨刀石打磨钝了的钩尖,动作熟练,每一下都恰到好处。林溪坐在旁边的小凳上,手里拿着彩笔,在画纸上补画下午钓的龙胆石斑鱼,画里的鱼比实际还大些,鳞片涂得亮晶晶的,格外显眼。虚拟屏幕在视野里亮着,【当前气运值:48100】——上午搭遮阳棚、下午钓鱼收获不错,还送了阿水伯鱼,攒了33点气运值,离兑换【深海探测浮标】的50点只差2点。他掏出手机,翻看之前保存的深海探测浮标资料,上面写着“可探测50米内深海鱼群分布,适合远海钓行”,心里盘算着明天再钓两条鱼,就能凑够气运值兑换了。远处的海浪声传来,混着院子里的蝉鸣和妹妹画画的笔尖摩擦声,像首温暖的日常小调。:()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