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0230(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21章大婚(五)

庄聿白乖巧坐在床边,静静等着。

现在除了等,似乎留给他做主导的事情并不多。

一双眼睛,则透过遮面红巾,紧紧跟随不远处的孟知彰。似乎对方每一个小动作都能在他此刻敏感紧绷的神经上,锯上一下。

大红喜烛高高燃着,孟知彰挑了挑灯芯,又从旁燃了两支小蜡烛。室内登时亮起来。

“饿了吧。我让二有帮着单独张罗了几个小菜,快来尝尝。”

孟知彰从一个大食盒中端出些盘盘碟碟,又倒了两盏酒,等碗筷也摆上,却见庄聿白仍然坐在床边。半分未动。

“聿郎……”

孟知彰话说到一半,忽然顿住,似想到什么,那双骨节分明的大手下意识搓了两下。而后轻提衣裾,款步朝庄聿白这边走过来。

庄聿白一下窘迫起来,他一遍遍跟自己说“不紧张,没事的,庄聿白你可以”,可藏在袖子里的手被自己掐的全是指甲印。

踩着庄聿白的心跳,孟知彰还是一步步走到床边,站在庄聿白面前定了片刻,转身也坐在喜床上。

肩并肩紧挨着,衣摆挤在一起。

面巾下,庄聿白一双大眼睛不停眨着。他真的在紧张,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紧张些什么。

忽然一根细长棕色木棍挑过来,庄聿白尚来不及闪躲,面上红巾就被一把挑开。

视界豁然开朗,一张俊美无暇的脸,映在他面前。

好生熟悉,好生……帅气。

“庄聿白,你好。”

唇吻轻柔,眉目含情,这张不可挑剔的脸,俯下来,同庄聿白问了好。

“孟知彰,你好。”

出于礼貌,庄聿白下意识应了句。

孟知彰微微一笑。轮廓硬朗的唇角,第一次以这样的弧度呈现在庄聿白面前。

庄聿白瞳孔震荡,倒吸一口冷气,他觉得自己要昏过去了。

红巾揭开,一双喜烛,两抹影子。

哥哥!此情此情下,这张脸,咱能不能别笑?根本扛不住!

完全沉溺之前,庄聿白强行将自己捞出来,猛然起身,托着层层叠叠的喜服,乱七八糟地走到桌前,一屁股坐了。

一桌七八道小菜,分量不多,但都是庄聿白喜欢的。准备的人,有心了。

庄聿白没敢看那有心人,煞有介事拿起筷子,装作若无其事,稳住情绪,举重若轻道:“今日南先生也来了?还带了长公主和云兄的贺礼?”

以免触碰到敏感的那个话题,他要赶紧找个不痛不痒的新话题。

“是。”孟知彰跟着起身,喜剪修整下喜烛灯芯,挨着庄聿白坐下,“今日辰王也来了。”

“辰王?”

庄聿白吃了一惊。自己和孟知彰成亲,一位王爷亲来观礼,这,这不太合适吧。

不过对这位辰王,庄聿白依稀有些印象:南时的学生。行事素来温和低调。与公子乙的主子懿王,性情截然相反,也素来为懿王所不屑,甚至是相看两厌。

庄聿白不知道的是这位辰王,却似个实打实的实干家。他虽无显赫母族,但自尊自爱,不卑不亢,接地气,勤农桑。东盛府知府荀誉将“琥珀肥田术”递上来后,这位小王企鹅亲自挽袖去了皇家试验田。他从来相信农桑为本,只有粮蜜充足了,百姓百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读书,去习礼,去安居乐业。

“臣子成亲,辰王亲往观礼,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是求贤和拉拢?”

孟知彰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夹了一片嫩炒羊肉到庄聿白碟子中,看着庄聿白慢慢吃下去,斟酌后方道:

“他陪恩师南先生来采生。意外赶上,便多行几步走至村中,并未观礼,略站站就走了。不算偏爱,更谈不上拉拢。”

朝中素来忌讳结党营私,朝廷更是多次明令禁止,甚至做出凡结党者杖五十,家产半数充公的严令。即便如此,朝中新旧党争从未断过。

旧党,多为世家大族,为首的是兵部尚书萧之仁所在的萧氏一族。萧氏在皇帝赵真继位之初便有“从龙之功”。赵真当年并非夺嫡热门人选,文韬武略不算最出挑,而且毫无母族势力,背后支持他的朝臣更是微乎其微。若非萧氏选定这位原本“边缘化”的皇子,哪有如今的皇帝赵真。

萧氏一族又在其执政早年以雷厉风行的铁腕手段,使得原本亏空的国库,很快充盈,为新帝站稳脚跟、稳固朝局,赢得威望奠定扎实基础。

所以多年来,在前朝萧氏一族很有影响力;在后宫萧贵妃更是荣宠不断,所生皇子赵措,也就是现在的懿王,刚出生便得了郡王头衔,这是所有皇子都未曾有也不会再有的恩宠和偏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