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府邀约(第1页)
《荼蘼归》子不语经年——独发
凌之嫣从别人口中听说萧潭这个人的时候,只知道他是遥不可及的詹阳王殿下,未曾料到自己竟会在第二日亲眼见到他。
……
平南郡的潇湘城中,最负盛名的寺庙要数感华寺,相传有百年香火,一直是城中百姓进香祈福的圣地,据说许愿特别灵验。
郡府官宦之女凌之嫣,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难得外出玩乐,却也常听母亲提起感华寺盛况——经声琅琅,灯火荧荧,因而格外向往。
去年凌之嫣开始学刺绣,心灵手巧,绣品不俗,引得凌母连连夸赞,近来特许她一同出门去感华寺逛逛。
阳春三月,微风拂面,凌家的马车载着母女二人出行,凌母一路叮嘱着:“佛家重地,到了那儿不可随意走动,不可大声喧哗。”
凌之嫣心旷神怡,连连答应着:“知道了知道了。”
凌之嫣在母亲跟前才活泼些,母亲常笑她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不过她出门在外时却是另一副面孔,清净疏离,少言寡语,几乎不说无关的话,在外人眼里自然是个极稳妥的人。
一路到了感华寺,未下马车便听到熙攘一片,笑语不停,好生热闹。
凌母是常客,一下车便有周到的小沙弥领她们走入山门。
凌之嫣紧紧跟随在母亲身旁,穿过人来人往,随母亲行至正殿,看母亲手执檀香,虔诚地闭目念叨,然后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在佛像前躬身磕头。
起身后,凌之嫣感慨观景不如听景,这地方有什么好逛的,除了人就是烟。虽说祈愿灵验,可她又没有什么可以许的心愿。
凌母瞧她闷得慌,笑着提议:“要不要去放生池瞧瞧?”
凌之嫣想着来都来了,干脆就瞧瞧。
正往后院走时,忽听山门前有人高呼:“詹阳太妃驾到。”
山门前拥挤的男男女女顷刻散去,迅速给太妃的轿子腾出一条道。
凌之嫣和母亲离得远,但也要垂首行礼,恭恭敬敬。
这太妃一身雍容,端庄地从轿中走出,和气地望了望乌泱泱一群行礼的香客,开口慈婉道:“罢了罢了,别扰了大家的兴致。”
众人散去,凌之嫣没有逗留太久,随母亲往后院的放生池看鲤鱼。
池边三三两两有人嘀咕:“太妃上个月刚来上过香,这个月怎地又来了?”
另一香客忙小声接话道:“听闻朝廷要削藩,太妃眼下正发愁呢。”
池中鲤鱼长得都一个样,凌之嫣没什么兴致,竖起耳朵听市井闲谈。
人群中有人不解:“朝廷削藩是怎么个法子?太妃怎地要发愁?”
方才那个香客四下张望一番,而后小声道:“詹阳王萧潭尚未婚配,照朝廷的意思,没有子嗣的藩王无需留置那么大封地,所以太妃才忧虑重重,担心朝廷让王爷迁封地。”
凌之嫣听明白了,这太妃确实需要来祈愿。
只不过,萧潭眼下没有子嗣,三五年后不就有了吗?朝廷以此为由削藩,岂不是不通情理?
但君王一言九鼎,朝廷的诏令,谁敢质疑有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