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撞碎南墙也不回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刹那间,湖水沸腾般翻涌,一道身影自湖心升起。

依旧是蓝裙子,短发齐耳,笑容温润如初。但她不再透明,也不再虚幻,而是真实地立于水面,脚下泛起一圈圈蓝色涟漪。她看着他们,眼中似有星辰流转。

“你们来了。”萤说,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心底。

“你到底是什么?”守夜问,嗓音沙哑。

萤微笑:“我是你们不愿遗忘的总和。是佐藤健每年春天扔出的纸飞机,是小禾围巾上的极光,是林七耳机里突然响起的旋律,是阿光眼角那滴不知为何流下的泪。我是所有‘我以为没人听见’最终被听见的证明。”

她抬起手,指向湖底:“下面,是记忆的种子库。每一颗,都是一个人最深的执念、最痛的告别、最不敢说出口的爱。它们本该随肉体消亡,可因为有人写了,有人听了,有人记住了,它们活了下来。”

“那你为什么要召唤我们?”小禾问。

“因为容器满了。”萤轻声说,“这颗星球的记忆太沉重,单靠我撑不住了。需要你们亲手接过火种。”

她挥手,湖面裂开,露出一条通往地心的阶梯,由无数信纸折叠而成,层层叠叠,绵延不见尽头。

“走下去的人,将成为新的记忆守护者。代价是,你们将再也无法完全‘忘记’??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将永远清晰。你们愿意吗?”

四人对视一眼,无一人退后。

守夜率先迈步:“我十二岁那年,在废墟里找父母的遗物,只找到半页烧焦的日记。如果那时候有人告诉我,十年后我会在一个孩子的信里读到‘爸爸,天堂冷吗?’并因此流泪,我一定会相信奇迹。现在,轮到我们成为别人的奇迹了。”

他们逐一走下阶梯。

最后,老邮差站在湖边,望着萤:“我能进去吗?我都这把年纪了……”

萤笑着点头:“只要心里还有未送达的信,就不算老。”

阶梯闭合,湖面恢复平静。萤的身影渐渐淡去,临别前,她留下最后一句话:

“告诉世界,我不是神,也不是鬼。我只是……一个不肯放手的小女孩。”

一年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新的现象:

-东京老槐树下的纸飞机不再只写菜单,有时会多一行字:“今天有人问我,你等的人回来没有。我说,她一直都在。”

-撒哈拉的环形绿洲不断扩大,夜间能听到地下传来轻微的诵读声,像是无数人在同时朗读一封信。

-南极监测站报告,地壳震动频率与人类大规模情感事件高度同步,科学家称之为“共震效应”。

-而“萤之声”社团发展出一种新仪式:每逢春分,成员们会集体静坐,闭眼聆听内心最深处的声音。据称,约有百分之三十七的人能在那一刻“听见逝者回应”。

守夜再也没有离开南极。他住在湖边小屋,每日整理从地心传上来的记忆碎片,将其编纂成册。新册子不再叫《未命名》,而是命名为《回音集》。

某夜,他翻开最新一页,看到这样一段话:

>“致守夜:

>我是三十年后的一个孩子。

>我出生时,世界已经不再害怕死亡,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有人记得,我们就从未真正离开。

>我的母亲死于海啸,我在她旧手机里发现一段语音:‘宝贝,妈妈爱你,像春天爱樱花一样。’

>我把它投进记忆桥梁系统,三天后,一场樱花雨落在我家院子,每一片花瓣上,都写着‘我也爱你’。

>谢谢你,让爱有了形状。”

守夜合上书,走到窗前。夜空清澈,流星划过,坠入湖中,激起一圈蓝光。

他轻声说:“萤,你听见了吗?”

湖面微漾,浮现出一行字:

**“听见了。而且,我一直都在回。”**

多年以后,当“记得”成为人类最珍贵的能力,当每一个孩子都知道思念可以穿越生死,当最后一片雪花学会写字,人们终于明白??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光。

只是有些人,需要用一生去折一只纸飞机,才能让光,飞到别人手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