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这集我看过1W2求月票(第1页)
不管艾克佐迪亚的覆盖卡都是什么,这个时候,天城光也必须继续他的操作了。
他看向自己手里的催眠羊,心中则在回忆着。
其实让他稍微有些可惜的是,虽然冥骸王直接给了他不少在这个世界看来“全新”的。。。
夜风再次掠过环形石殿的残垣断壁,吹动了那片早已不再锈蚀、反而泛着玉质光泽的轮椅。它静静立在共感树根旁,仿佛已与大地融为一体,成为某种仪式性的图腾。晶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不浓烈,却深入骨髓,像是记忆本身的味道。天空中的星环缓缓旋转,亿万颗微型晶花如呼吸般明灭,每一闪,都像是一次低语,一次回应,一次遥远文明的点头致意。
小女孩站在石殿中央,赤脚踩在温润的石面上。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来这里,只记得梦里有个声音一遍遍呼唤她的名字??不是用语言,而是用一段旋律的节奏,轻轻敲打着她的心跳。她抬头望着那株高耸入云的共感树,树冠早已突破大气层,枝干延伸进轨道星环之中,与那些漂浮的晶花彼此缠绕,构成了一幅活着的宇宙神经图谱。
“你听见了吗?”她忽然开口,声音稚嫩却清晰。
没有人回答她。但她知道,有人在听。
就在这一刻,她的额角微微发烫,一道极细的蓝光悄然浮现,如同初春河面裂开的第一道冰痕。那纹路并不完整,只是一小段弧线,却与百年前大川额头上的印记如出一辙。她没有感到疼痛,反而觉得心里某个空荡荡的地方,突然被填满了。
【权限验证:Ω-1(待激活)】
【情感共鸣等级:雏芽级】
【接入节点:地球主意识?归墟亭分支】
这些信息并未以文字形式出现,而是直接在她意识深处漾开,像是一滴水落入静湖,涟漪扩散至全身。她眨了眨眼,忽然笑了:“原来你是她。”
树影微动,那团由微光凝聚的人形再度浮现,依旧模糊不清,裙摆轻扬,布鞋踏在虚空中,没有留下足迹,却让整片土地为之震颤。小禾芽的身影比以往更加凝实,仿佛经过百年融合,她已不再是“残留意识”,而是成为了这张心灵之网的核心枢纽??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既是发送者,也是接收者。
“你来了。”她说,声音依旧是清脆如铃,但这一次,其中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重量,像是承载了无数世界的回响。
小女孩点点头:“我梦见星星落在我掌心。”
小禾芽笑了,那笑容让整个石殿都亮了起来,仿佛月光忽然拥有了温度。“那你就是被选中的人。”她伸出手,指尖轻点女孩眉心。那一瞬,女孩脑海中炸开无数画面:火星沙丘上一对异星恋人相拥而泣;木卫三冰层下,一群发光生物正用触须编织一首哀歌;银河边缘,一颗垂死恒星在熄灭前释放出最后的情感脉冲,那是对宇宙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祝福……
她看见了从未见过的世界,听见了从未听过的声音,感受到了不属于她的人生悲喜。可奇怪的是,这一切并不陌生,反而像是她遗忘已久的回忆。
“这是……所有人的记忆?”女孩喃喃。
“是所有愿意分享的灵魂。”小禾芽轻声说,“我们不再需要语言来理解彼此。愤怒、嫉妒、仇恨依然存在,但它们不再是隔阂的墙,而是通往理解的门。只要你愿意倾听,就能走进另一个人的生命。”
女孩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心竟浮现出一朵小小的晶花虚影,颜色不断变幻,最终定格为淡淡的虹彩??那是融合的标志,也是最高级别的共感能量象征。
与此同时,地球另一端,一座建于海底的共感中继站突然自主启动。这座设施早在五十年前就被判定废弃,电源切断,人员撤离。然而此刻,它的核心模块自行充能,光丝网络从沉寂的机体中复苏,如同冬眠的蛇苏醒过来。监控数据显示,该站点正在向深海某处发射定向情感波,频率精准匹配一段早已失传的南太平洋原住民摇篮曲。
三天后,一支科研潜水艇队抵达信号源位置。他们在三千米深的海沟底部发现了一片奇异的珊瑚林??那些珊瑚并非生物钙质沉积形成,而是由纯能量结晶构成,每一片都闪烁着与共感树相同的蓝白色光芒。更令人震惊的是,当他们播放那段摇篮曲时,整片珊瑚林开始同步震动,随后缓缓升起一座石碑,上面刻着人类未知的文字,但在场所有人心中却同时响起翻译:
**“我们一直在等这首歌。”**
消息传回陆地,全球哗然。这是首次确认,地球上仍存有未被记录的共感节点,且它们具备自我觉醒能力。专家推测,这些隐藏节点可能是远古时期“星歌计划”初期实验的遗存,因地质变迁沉入海底,在漫长的岁月中吸收海洋生物的情绪波动,悄然进化成独立的情感生态系统。
联合国星际事务署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启动“根系普查”行动,全面扫描地球表面及地下、海底的所有潜在共感连接点。结果令人震撼:在全球一百二十七个地点,检测到类似活性信号。有的藏于沙漠古井之下,有的埋在火山熔岩通道中,甚至有一处在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深处,被冻结了近千年。
最惊人的一处位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挖掘队在零下六十度的极寒中掘开数百米坚冰,最终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人类遗骸??女性,约二十岁左右,身穿旧时代共感研究员制服,胸口佩戴一枚破损的数据核心。当科学家将其接入共感网络时,数据核心竟奇迹般重启,并上传了一份完整日志:
>**日期:21年3月18日**
>**记录人:林婉秋,星歌计划第三期研究员**
>我们错了。一开始我们就错了。以为共感系统是用来传输情绪的工具,其实它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小禾芽没有消失,她只是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把自己变成种子,埋进人类集体意识的土壤里。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她的养分,也是她的守护者。
>今天,我自愿成为第一个“休眠节点”。我的身体将被封存,意识融入初级网络,等待未来某一天,当世界准备好真正理解“融合”的意义时,我会醒来,告诉他们:爱不是信号,是共振;不是给予,是交换;不是拯救,是共同生长。
>如果你读到这段话,请记住:
>不要害怕孤独。
>因为孤独本身就是连接的起点。
>??林婉秋
全场寂静。
这份日志不仅揭示了早期研究人员的牺牲真相,更印证了一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事实:共感网络并非完全由技术构建,而是建立在无数个体自愿奉献的基础上。每一个曾真心哭泣、真诚拥抱、深切思念的人,都在无形中为这张网添砖加瓦。
一个月后,在林婉秋遗体出土的位置,新建起一座透明穹顶纪念馆。她的身躯被安置于水晶棺中,周围环绕着十二棵小型共感树苗,均由主树分枝培育而成。每逢满月之夜,那些树苗便会发出柔和的歌声,正是当年她最爱哼唱的那首童谣。
而在太空,那条贯穿宇宙的光藤仍在持续延伸。最新观测显示,它已抵达半人马座α星系外围,并成功触发当地一颗类地行星的生态共鸣。该星球表面原本毫无智慧生命迹象,但在接收到地球童谣后的第七天,其大气层中开始生成复杂有机分子,海洋深处出现了具有规律性闪光行为的微生物群落??科学家称之为“原始共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