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热夏(第1页)
二〇一九年五月五号,我那天特意带上了相机,乐于助人地给一对从意大利前来旅游的年轻夫妻拍下张照片留念。
他们用并不流利的中文夸奖我的摄影技术,随后沉浸在甜蜜中地问我是不是喜欢身后的女孩。
***
在发现沈夏衔成为她的邻居之前,阮柠和他在学校里其实并不经常遇见。
他的班级在三楼,她在二楼,只有沈夏衔偶尔从楼上下来找隔壁班的朋友,她才会在走廊上瞥见一眼。
又或是在傍晚,同为走读班,两人在放学路上匆匆打个照面。她看着他和朋友们一道骑山地车,说说笑笑地掌着车把微弓着背,遇到红灯时单脚着地不紧不慢地等待聊着天。
但他们最近相遇得有些频繁。
周二中午,梁子怡提议去学校附近的一家炸鸡店吃辣炒年糕,传言中老板在韩国留过学,毕业后又将那边为数不多的美食也学了回来。
在吃饭这件事上,阮柠一直是跟着朋友走,她曾经也推荐过几次,但总会被宣传图上漂亮的外表蒙蔽,和朋友一起踩雷。而梁子怡就相反地在这方面很权威。
“我们坐窗边去吧。”梁子怡一进门就左右环顾地说。
两人去的这家餐厅位置就在附中这条路的最南边,有一整面落地窗,和人差不多粗的榕树挨个成排。
每到饭点这家店都有不少附近学校学生光顾,除了附中,还有隔了两条马路的六中,初中生到小学生都有。
阮柠去占个好座,梁子怡则分头行动去柜台点餐。几分钟后,她拿着小票回来,放到阮柠跟前:“看还用不用加什么?”
阮柠摇了头:“不用。”
“行。”
临近窗,从树枝宽缝中落下来的光线依旧能照到两人身上。
见服务员端来的“噼里啪啦”溅着汤汁的年糕铁盘套餐,阮柠脱掉了身上的外套,只穿着夏季校服重新坐好。
“这个好吃。”前菜上来,梁子怡给她夹了块鱼饼,放到她面前的小碗米饭上面。
“谷熙今天好像请假了。”梁子怡忽地提起。
“是生病了吗?”阮柠抬起头问道。
“不知道。”梁子怡嚼着年糕:“好像从吃完火锅那晚回来就没见着她。”
火锅是周末的事,还没等阮柠算明白吃完火锅到现在隔了多长时间,就听梁子怡继续提起:“对了,你朋友圈那张照片是沈夏衔拍的吗?”
阮柠“嗯”了声,缓慢点头。
回到家她收到照片后,就发了条朋友圈,以此来表示有朋友陪伴的下午和对摄影师的感谢。
只是朋友点赞了,但摄影师并未点赞,阮柠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不是不该发这条朋友圈。
梁子怡语气可惜:“早知道不和谷熙骑车去了,我们花了二十块钱找人拍的照片还没沈夏衔随手一拍的好看。”
“诶,你怎么不吃?”见她还没动筷子,梁子怡将盘子往前推了推。
阮柠心不在焉地解释:“有些烫,我凉一会再吃。”
说完,她抿了口面前的橙汁,还未等拿起勺子碰到那块蘸满汤汁的鱼饼,就听得前方“叮咚”响起一声欢迎提示,玻璃门再次感应拉开。
说曹操,曹操就到的——
“吃什么啊沈夏衔?”男生边进来边问着,声量并未压低。
听到耳熟的名字,那一瞬间梁子怡也下意识地回头瞄了一眼。
“不知道。”沈夏衔回话道,他站在几个小学生身后打量着菜单,淡淡扫了一眼后道:“拉面吧,再加一份寿司。”
“噢。”站一旁的顾耀点了头:“那我也要一份拉面吧,再吃两块你的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