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4一个女婿半个儿(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说得好!”周大姥姥道:“我早就说娟儿是个读书的料子,你之前还叽叽歪歪的说什么姑娘岁数大了不好找人家。现在想开了?就得读书,咱们家孩子能读书的,都得去读书!”

别看周大姥姥是个裹小脚的老太太,但她以前也是读过书的,上过私塾,比周家不少女人都强。之前还做过村里的妇女主任呢,就是因为她认字,而且明事理。

说着话,外面的人也都进了屋,扁担也拿进来了。

“娘,我想跟哥哥他们出去玩。”许光坐不住,频频向外面看。

周敏也不拦着,还推了许阳一把,“让你姐带你出去玩,别乱跑,别上山,小心挨揍。”

“等一下,”许晨去外间屋的筐里翻了一下,把那包糖块翻出来,抓了几把塞进许阳口袋里,“妹啊,你带他们出去吃糖。”

许阳捂着口袋,仰着脖子,牵着弟弟,跟大将军一样走出去,“都过来,听话的有糖吃!”

大人们哈哈笑,周奶奶道:“这晨晨,倒是有做哥哥的样子了。”

周敏笑道:“之前还爬高爬低,后来掏鸟窝摔了一下,老实了。”

“哎哟,咋还摔着了呢?”周二姥姥连忙让许晨上前来,拉着他的手左看右看,“摔哪儿了?脑袋上这块疤是不是?哎呀挺好的小脸蛋儿怎么能留疤呢。莲啊,莲!把我屋那个祛疤的药拿来。”

丛金莲,周家大孙媳妇儿,是个勤快漂亮的姑娘。

丛金莲在窗外应了声,去了隔壁正房,一会儿捧了个小瓷瓶回来,“快让我看看咱家晨晨,哎哟,这么大的疤啊?赶紧擦点儿药。”

许晨安静的被几个女人摆弄来摆弄去,脸上挂着笑,都快僵了。

正想着要不要找个借口出去,就见门帘子撩开,大姥爷走了进来,“敏,你家不过了?带这么多粮食来做什么?”

“大伯,家里还有,这是特地给你们整来的。”周敏连忙从炕沿儿上站起来,“许放东奔西跑的出差,能淘换粮食。攒了一段时间的呢,家里还有几十斤,等他出差还能带。”

“真有?”大姥爷不信。

“大姥爷,真的有,我们这两天每天晚上都能吃一顿南瓜疙瘩汤呢,可香了。”许晨连忙道:“这些是我爸特地留下来给姥爷奶奶们带来吃的。”

大姥姥问,“多少斤粮食啊,你这大惊小怪的。”

大姥爷伸手道:“五十斤面粉,五十斤苞谷面,咋?你嫌少啊?”

“你个死老头子,我说什么了?咋这么多啊?”大姥姥也有些吃惊。

周敏压低声音道:“许放有地方淘换,去的南边,那边粮食多。每次弄十来斤回来,家里攒不少了。听说村里现在吃饭难,我们好歹有定量,村里没有,他着急,怕过些日子下雪,就提前送过来了。”

大姥姥欣慰的拍了拍妯娌的胳膊,“一个女婿半个儿,许放这孩子,仁义,老实,是个好孩子。”

“是,他待我是极好的。”周敏也笑。

两口子上辈子也很少拌嘴,有事无论大小都商量着来,恩爱了大半辈子,让儿子成天嚷嚷说自己是意外的产物。

孩子们都出去玩了,岁数大的嘴也严,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现在村里的形势比镇上还严,镇上他们还能养几只鸡下蛋吃呢,村里养的鸡几乎都被收走了,说算集体资产,要大家一起吃。

这些粮食都被藏进地窖,村里的大锅饭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那些人看见养的大牲口眼睛都发绿。

要是让他们知道这里有粮食,不得冲进来把人活吃了。

“那个姓王的,就是个王八蛋,王八犊子!”三个老爷子也都进了屋上了炕,几个兄弟坐在炕下凳子上,陪着妹妹和妹夫唠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