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考试通过(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婶子。”周敏抱着布包来到崔婶子家,“他婶子,在家不?”

崔婶儿男人是林场的伐木工,她家也农村的,不识字,没工作,目前在家里当家庭主妇。

院子里乌泱泱跑出来五个鼻涕娃,崔婶子赶鸭子似的撵,“跑什么跑,在家呢。哎哟,许放家的?你咋这时候过来了?”

“崔婶子,这不是有事儿求您来了吗?”周敏笑嘻嘻的进了院子,“您也知道,我手笨,拿了针线只会钉个扣子。这不是想着让大闺女继续上学吗?就翻出几块布,让您做个衣裳给她穿。”

崔婶子把人迎到炕上,她生了七个孩子,都是儿子。最大的已经二十一,最小的才两岁。

老大已经进林场上班了,跟着他爹学伐木,目前已经成亲了。儿媳妇就是附近村儿里的,今天带着崔婶子的大孙子和自己一岁多的闺女回娘家了。

崔婶子也不是本地人,听说是山西那边的。

山西穷,没有东西吃,家里跟着一群逃荒的往东北来,最后路上散的散死的死,剩下的人走到这里,实在走不动了,就留了下来。

那时候崔婶子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姑娘,如今都快五十了。

跟三十多的周敏一比,好像差了一辈人。

“你家闺女,不相看人啊?之前不是说想要嫁出去吗?”崔婶子满脸疑惑。

周敏嗨了声,“之前想岔劈了,觉得闺女大了得嫁人。但是我家那口子跟我说,人家市里有不少女干部,都是读过高中大学的。我这不是寻思着,我家娟子学习听好的,那以后当个干部,备不住就去城里了呢,是吧?穿皮鞋总比穿草鞋强。”

崔婶子不太赞成,“那女干部不也得嫁人?早嫁人早生孩子,你早点儿当姥姥多好呢。”

“我着急啥?我又不是她婆婆。”周敏拍了拍肚子,“这里还有个小的呢,这么快当姥姥做什么?我等着当奶奶多好呢。”

“也是,再过两三年,你家许晨儿也能相看了。”崔婶子点点头,却又道:“可是这姑娘进了城,那就由不得自己了,心容易野。”

“怕啥?咱们这嘎达大姑娘性子太软能行吗?不怕。她有本事,就找个干部结婚,生个小干部,我还更得意呢。”周敏笑着摊开包,“他婶子,你看这个,做衣服裤子,能套棉衣棉裤的。肥点长点,我闺女还得长个呢。多少钱?”

“你埋汰我是不是?要什么钱啊?”崔婶子翻了个白眼儿,“这玩意儿简单,我一下午就能整好,明天给你拿过去,不耽误吧?”

“不耽误不耽误,”周敏连忙摆手,“你不要钱,我也厚着脸皮不给了。拿了三个窝头,给孩子们啃着玩。”

“窝头好,这几个兔崽子,成天吃不饱,窝头我才喜欢呢。”

崔婶子去食堂吃饭,也是连吃带拿。但家里儿子多,除了最小的那个,个顶个能吃。

拿也不敢多拿,拿多了容易被人说。可带回来的那些一眼看不住,就让小子们偷摸吃了。

她家几个小子就读了几年小学,也不是学习的料,老二一年级读了三年,上课就睡觉,老师拿他都没办法。现在分去林场看锅炉了,也是个不错的差事。能偷摸往家里顺煤炭,而且冬天暖和。

就是夏天受罪点儿,但这地方,夏天压根也没几天。

如今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还不如窝头划算。

崔婶子把布摊开,尺子都不用,伸手丈量好了,抄起剪子喀嚓喀嚓就下了剪刀。

一会儿工夫,几个布片就出了形状,拼起来那就是衣服裤子的模样。

周敏羡慕的不行,她是真手笨,当年流行十字绣,买了不少,最后连个钥匙链都没绣出来,剩下的那些都积了灰,放在超市卖出去了。

崔婶子做衣裳,俩人东家长西家短的唠了一会儿磕,周敏就说要回去准备上班了。

下午,许放专门请假带闺女去高中那边考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