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耍流氓(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许晨听了一下午大锅饭的事儿。

他想起经济学课上老师讲过一些这个时候的政策问题,原本出发点是好的,让大家团结一心,在一口锅里吃饭,心会更齐。

但没想过,通常几颗耗子屎就能坏了一锅粥。

所以这场大锅饭的运动,到六零年就结束了。

放卫星也是,这时候的人真的应了那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他们是真的敢编啊,亩产万斤都说得出口,甚至还有说什么十万斤的。

为了让自己的履历好看一些,就强迫农民把郁郁葱葱的麦苗,玉米苗挖出来,几亩苗密密麻麻的挤在一亩地里,叫记者来拍照,说什么大胆干大丰收。

结果呢?颗粒无收。

这几年饿死不少人,估计老百姓都把当官的恨透了。

不过许晨记得季航还说过等下雪了,村里会组织打猎这件事。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保护动物政策,山里的老虎啊狼啊熊瞎子啊,只要你敢,就能去打。

打完了肉,皮子之类,供销社会收。

东北还有很多皮货店,专门收这些皮子的。一张老虎皮卖给那些有钱人,能买好几千呢。

许晨羡慕的要死,但看看自己的小身板,觉得就这一身肉,都不够那山大王吃一顿的。

周敏接了孩子回来,就挽袖子做饭。

她回来之前,许晨跟顾哲用煤炉子烧了两壶水,把家里两个暖瓶都灌满了。

暖水瓶这东西,对于许晨来说,都算得上“老物件”了。

九几年出生的孩子,家里面条件好点儿的,已经有那个烧纯净水的热水器了。就算条件差点儿,也有电水壶。

想和热水一按按键,几分钟一壶水就烧好了,特别的方便快捷。

他小时候还听爸妈说他们小时候的事,什么用热得快在暖水瓶里煮绿豆饭,烧开了盖上盖子焖一宿,第二天早晨起来正好吃。

许晨连热得快是啥都不知道,后来搬家收拾东西,才在阳台一堆垃圾里找到个奇怪的长条物品,认识了什么叫“热得快”。

林场宿舍这边没有通电,一到晚上就得点煤油灯。

许家的煤油灯有两种,一种可以手提的,点燃后挂在房梁上按好的粗铁丝上,当电灯泡使。

还有一种像个大肚瓶子的,上面有个玻璃帽,点燃了就突突冒黑烟,房顶子都薰黑了。

周敏说这都是条件好呢,还有条件差的,用个碗倒煤油点灯。

蜡烛仍旧是奢侈品,比煤油贵多了,只有有钱人家才会买那种蜡烛照亮。

许晨表示无法理解。

有钱人家不应该拉电线通电吗?

这个年代对他来说,真的是太久远太久远了。

毕竟在潘家园,五六十年代的物件,都能算得上古董,价可不便宜呢。

晚上就吃中午带回来的菜和窝头。那些窝头切碎了倒进瓦罐里,用水煮成粥,再把剩菜倒进去搅合搅合。

然后一人一大碗。

一顿晚饭,真的是一点儿油水都没有,吃的许晨呲牙咧嘴,就闭着眼睛往下咽,感觉就算嚼了也拉嗓子,还废牙。

其实家里算是有两个半工人了,都有定量商品粮。可那粮食也是替代粮,还要交一半去林场食堂。

林场这边食堂大锅饭跟农村不一样,农村是吃免费的,这边是吃半价的。

吃自己的时候,人人都计划着吃,就吃七分饱。但吃大锅饭不一样,大家交了粮就猛猛吃,之前还堂而皇之一盆子一碗往家里端。但现在管得严了,不让完整的往回拿。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都会多打一盆子菜剩下,当剩菜带回去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