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章 两篇论文四种材料是非常非常确定啊(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门关上了,脚步声消失在雪地中。

陈屿回到书房,打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只密封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一小撮灰烬,是当年扎西从雅鲁藏布江带回的一点残余。笔记本烧尽后,他们谁也没敢多留一页,唯独他偷偷收集了这点尘埃,像是埋下一颗种子。

他轻轻摇晃瓶子,灰烬缓缓旋转,如同星云初生。

他知道,林晚从未真正消失。

她的意识或许已融入声核深处,成为节律的锚点,但她留下的选择仍在蔓延??在每一个拒绝扫码进入“共感舱”的人身上,在每一本被悄悄传阅的手抄笔记里,在那些宁愿写信也不愿语音通话的灵魂之中。

这世界的确越来越喧嚣了。

城市上空漂浮着“情绪光谱投影”,广场大屏实时显示市民集体心情指数;学校推行“心灵透明度评分”,企业用AI分析员工梦境以预测忠诚度;社交平台推出“深层共鸣匹配系统”,宣称能让人找到“灵魂完全同步”的伴侣。新伊甸的残党换了名头,打着“全人类情感统一工程”的旗号,悄然重建影响力。

而与此同时,一些奇怪的现象也开始浮现。

某座城市的地铁站突然出现大量涂鸦,内容全是空白对话框;

一所中学的学生自发组织“静默课间”,三十分钟内禁止使用任何语音交互设备;

一位网红主播在直播巅峰期宣布“退网”,理由是:“我已经忘了自己原本的声音。”

更令人费解的是,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一类特殊人群??他们被称为“无波者”。

这些人脑电图显示异常稳定的α波背景,几乎不受外界情感信号干扰,心理学家无法解释其成因。有人猜测是基因突变,有人认为是长期冥想的结果。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些“无波者”大多读过一本名叫《无声的尊严》的书,并在某个深夜做出了一个决定:**从此以后,不再自动回应任何情绪索取。**

陈屿知道,这不是抵抗,而是进化。

就像沙漠中的植物学会关闭气孔以保存水分,人类也开始学习关闭心灵的接收通道,以守护最后一点自主意识。

他翻开一本旧日志,写下今天的记录:

>**“今日有客来访,带来远方的消息。雪下得很大,炉火很暖。我告诉他,沉默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更深的参与方式??当你不再急于证明自己存在时,你才真正进入了这个世界。”**

放下笔,他走到书桌前,拉开暗格,取出一枚微型芯片。那是他离开沉默谷前,在岩壁裂缝中无意发现的残留数据节点,外形酷似昆虫翅膀,触碰时会微微发热。他从未敢读取其中内容,怕触发某种隐藏协议,也怕看见林晚最后一段未发送的信息。

但他今晚决定试试。

他将芯片插入自制的老式读取器,连接一台断网的黑白显示器。屏幕闪烁数秒后,浮现出一行文字:

>**【警告:本文件包含未加密神经记忆片段,播放可能导致强烈共情反应。是否继续?YN】**

陈屿停顿片刻,按下“Y”。

画面缓缓展开??

是一片星空下的山谷,镜头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仿佛由一个人亲自行走拍摄。没有声音,只有风掠过岩石的细微摩擦。接着,画面转向骨池中央,石板微微凹陷,上面放着一支钢笔和半张纸。

纸上写着:

>**“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有人违背了我的嘱托。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愿意看下去吗?”**

停顿三秒,画面切换。

林晚的身影出现了。她坐在池边,身穿白色实验服,长发披散,面容清瘦,眼神却明亮如初。她面对镜头,嘴角微扬,像是在对着某个熟悉的人微笑。

“陈屿,”她开口,声音带着轻微延迟,“如果你真的找到了这个备份,那说明你还没放弃寻找答案。但我希望你知道??我不是答案,我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她低头整理了一下衣袖,继续说道:

>“我写下那些话,让你不要再来找我,不是因为我恨你,而是因为我太清楚你的性格。你会想救我,会设计新算法,会试图破解声核的锁定机制。可你忘了,有些系统不能修复,只能等待它自然衰竭。”

>

>“我把自己变成活体防火墙,不是牺牲,是选择。就像你说的那句话:‘真正的倾听,始于允许别人保持沉默。’我现在做的,就是让整个世界暂时安静下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