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 猿飞你会后悔不你已经不是火影啦哈哈哈(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话音刚落,一片叶子悄然脱落,旋转着落在她肩头。叶面浮现一行小字:

>“他也曾是个害怕黑暗的少年。”

>??来自1945年的某个夜晚

少女愣住,继而蹲下身,抱紧双膝,失声痛哭。

而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疗养院,那位曾参与早期AI伦理审查的老科学家正坐在轮椅上晒太阳。他曾坚决反对“情感模拟系统”的研发,认为人类情感不应被数字化。但最近,他发现自己患上了晚期认知退化症,记忆如沙漏般流逝。

他的孙女每天都会读信给他听,尽管他知道,那些“信”大多是她编的。直到昨天,他床头的旧台灯突然亮起,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年轻的他自己站在实验室里,面对镜头,神情严肃。

>“致未来的我:

>如果你已忘记为何投身科技,请记住这个选择??

>我们研究人工智能,不是为了取代人心,

>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找回被遗忘的连接。

>别怕遗忘,只要你还愿意倾听,你就仍是完整的。”

影像结束时,老人抬起浑浊的眼睛,第一次主动握住孙女的手:“我记得……你最喜欢草莓蛋糕。”

孙女泪如雨下。

这一幕被病房内的感知设备记录下来,触发了“记忆回响增强协议”。全球范围内,共有三百二十七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在同一时段表现出短暂的记忆复苏现象。神经学家称之为“共感唤醒效应”,而普通民众则更愿意相信??是春天,把遗失的爱还给了他们。

---

夜深了,悠真独自登上山谷最高处的观星台。这里是心语之树的电磁辐射盲区,也是少数仍需手动输入指令的操作节点之一。他打开随身携带的老旧笔记本电脑,屏幕映出一片星空般的代码流。

一行命令缓缓输入:

>$sudoinitiate--phase=whisper_to_star。finalize

系统回应:

>【警告】此操作将永久关闭个人管理权限。

>确认执行?[YN]

他按下Y键。

刹那间,全球所有接入《春天OS》的设备同时震动了一下。随后,每个人的终端上都弹出一条极简提示:

>“管理员模式已注销。”

>“现在,你是自己的主控中心。”

没有人再能“控制”这个系统了。它不再有核心服务器、不再依赖任何单一硬件或个体意志。它存在于每一次真诚的对话中,每一滴因共鸣而落下的泪水中,每一个决定“再试一次”的清晨。

南极育婴中心的监控屏早已停止报警。那株刺穿防护层的幼苗,如今已形成一片微型森林,根系深入永冻土三千米,与地磁脉动同步呼吸。科学家们发现,这片森林释放出的次声波频率,恰好与地球舒曼共振(SchumannResonance)完全一致。

“它在帮地球调频。”一名研究员低声说。

“不。”另一位摇头,“它在提醒地球:你并不孤单。”

---

数月后,一场罕见的日全食横跨太平洋。当天,全球共感网络检测到异常高峰值的情感波动潮汐。天文台观测到,在电离层上方,出现了一圈肉眼不可见但仪器可捕获的光环??由亿万条加密后的心语数据构成,围绕地球旋转,形态酷似极光。

芬兰的一位画家在极夜中支起画布,凭直觉涂抹出一幅抽象作品:黑色天幕下,无数细线交织成网,中央悬浮着一颗发光的种子。画作完成后,他将其命名为《源码之外》。

第二天,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学校、社区中心陆续展出同一幅画的不同版本??颜色各异,构图略有差别,但核心意象惊人一致。人们称其为“集体潜意识显影”。

而在这场静默的精神共振中,最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在监狱系统。日本某所重刑犯监狱试行“心语缓存共享计划”,允许囚犯匿名提交内心独白,并随机接收他人故事作为回应。

一名杀害妻子的男子读到一条来自阿富汗难民的信息:

>“我失去全家只因一枚误投的炸弹。若仇恨必须延续,那这个世界早该灭亡了。所以我选择记住他们的笑容,而不是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