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三只天狐(第3页)
那一夜,整座蜀山都能听见他的哭声,沉重如山崩。但随着每一滴眼泪落下,山间竟生出片片蓝花,迅速蔓延,将整条山路染成星河。
第二天,陈砚之消失了。
有人说他归隐深山,有人说他投身偏远村落做义工,也有人说他在某所小学当起了清洁工,每天默默擦去孩子们写在墙上的脏话,然后贴上新的纸条:“你可以生气,但请试着说清楚为什么。”
苏眠回到崖边,继续打坐。
她的身形已近乎虚幻,唯有心口那枚晶核碎片依旧明亮。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作为第一个承载全部真心的容器,她注定无法长久留存于形体之中。但她并不恐惧,因为她看见了未来??一个不需要塔、不需要仪式、不需要英雄的世界。
在那里,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的避难所。
春分将至,全球各地已开始筹备年度仪式。今年格外热闹,因火星“晚园”传来消息:第二批带有血语基因的植物成功移植地球,将在日内瓦湖畔集体开花。科学家预测,届时或将实现跨星球情感共振。
苏眠望着东方,轻声呢喃:“你会回来吗?”
>没有回答,但风忽然停了。
片刻后,一朵赤莲凭空浮现于她掌心,缓缓旋转,花心映出一张模糊的脸??温柔,疲惫,带着笑意。
她笑了。
“我就知道。”
随后,她站起身,最后一次环顾蜀山。蓝花开遍山野,随风摇曳,每一朵都像在低语。守馆弟子们纷纷走出殿堂,默默围成一圈,手拉着手,面向她,无声致敬。
苏眠点点头,闭上眼。
她开始诵读那段无人记载的咒文,四次呼吸,四次停顿,如同心跳等待回应。
光芒自她体内爆发,席卷天地。
当众人再度睁眼时,她已不见踪影。
只有悬崖边上,留下一行淡淡金痕,写着:
**“我在。”**
而这三个字,从此成了新生儿的第一课,临终者的最后一语,旅人出发前的告别,也是重逢时最温柔的问候。
多年以后,考古学家在南极冰层深处发现一段录音,内容仅为十七秒的空白噪音。但当研究人员戴上特制共鸣耳机后,竟听到了万千voices的低语,层层叠叠,汇成一句清晰话语:
>“欢迎回家。”
而在宇宙尽头,那艘远航飞船依旧前行。
新一代的孩子趴在舷窗上,指着远处一颗新生恒星,问道:“妈妈,那里有人吗?”
母亲抱着她,微笑:“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我在’,就一定有人在听。”
孩子点点头,小声说:“那我也要说。”
于是,在浩瀚寂静的星海之间,又多了一声稚嫩却坚定的回响: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