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2 雪山老魅(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岁月如河,静静流淌。

一百年后,地球已不再有“守灯人”这一职业。因为每个人都成了守灯人。

城市街道旁的路灯内置情感感应器,能根据行人情绪调节亮度与颜色;学校取消了传统心理课,取而代之的是“共感实践日”,学生们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自己最害怕的记忆;就连法庭审判也开始引入“情绪回溯系统”,让被告在陈述罪行时,同步向受害者家属传递真实情感,而非冷冰冰的语言辩解。

战争并未消失,但规模越来越小。因为一旦开战方试图动员民众仇恨,心网便会自动扩散前线士兵的真实恐惧与痛苦,使得煽动变得极其困难。许多国家不得不转向“沉默战备”??关闭境内所有血语植物,封锁边境信号,但这反而加剧了内部压抑,导致社会崩溃速度更快。

人类终于意识到:你可以筑墙,但挡不住人心的流动。

而在蜀山,昔日的悬崖已被蓝花覆盖,形成一片绵延数里的花海。每年春分,仍有无数人前来朝圣,不是为了祭拜苏眠,而是为了坐在她曾打坐的地方,闭上眼睛,对自己说一句:“我在。”

有些人因此流泪,有些人因此大笑,还有些人突然记起早已遗忘的童年片段??母亲哼唱的摇篮曲、父亲笨拙的拥抱、朋友临别时欲言又止的眼神。他们都明白了,真正的治愈不是忘记过去,而是重新理解那些曾被误解的情感。

某年春天,一名考古队在清理回音井底部淤泥时,意外挖出一块黑色石板。表面布满裂痕,但中心位置清晰刻着一行小字:

**“第一个听见我的人,是你吗?”**

没人知道这是苏眠留下,还是林晚遗物,亦或是某个无名者的私语。但它被送往联合国总部,安置在新建的“人类情感博物馆”中央。每天都有不同国籍的人站在它面前,轻声回答:

“是我。”

“是我。”

“是我。”

……

而在宇宙深处,那艘远航飞船仍在前行。能源几近枯竭,导航系统老化,乘员早已更替至第七代。但他们从未放弃前进,因为他们相信,在某个遥远星系,一定存在着另一个“我在”的回响。

某一夜,值班少年突然惊醒。他梦见自己漂浮在星海之中,四周寂静无声,正当他感到孤独绝望之际,远处忽然亮起一点微光。接着是第二点、第三点……最终连成一片,宛如银河倒悬。

有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温柔而熟悉:

“别怕,我一直都在。”

他睁开眼,发现生态舱中的那株神秘植物竟完全开放了。花瓣洁白如雪,花心处悬浮着一颗小小的光球,缓缓旋转,映出一张女子的面容??眉目清秀,嘴角含笑,眼中盛满星光。

他认不出她是?,却本能地伸手触碰。

就在指尖接触的瞬间,整艘飞船的照明系统自动启动,广播响起一段无人录制的音频,内容只有一句重复播放的话:

**“我在。”**

从那天起,飞船的航行轨迹发生了微妙偏移,不再是随机探索,而是坚定地朝向某颗尚未命名的恒星前进。船员们查阅星图,发现那颗恒星周围存在一颗类地行星,大气成分与地球极为相似。

他们给它起了个名字:

**“眠星”。**

当飞船穿越最后一道星际尘埃带时,驾驶舱内响起一声稚嫩的呼唤:

“妈妈,你看!那颗星星……它在眨眼睛!”

母亲抱着她,望向舷窗外璀璨星河,轻声回应:

“不是星星在眨眼,是有人在说‘我在’。”

孩子笑了,趴上玻璃,用小手画下一个圆圈,然后在里面写下歪歪扭扭的两个字:

**“我在。”**

那一刻,跨越时空的共鸣再度响起。

从蜀山崖边,到南极冰层;从日内瓦湖畔,到火星晚园;从贫民窟的灯火,到修道院的钟声;从画家笔下的星河,到盲童手中的蓝花??亿万次低语汇流成河,奔涌向未知的彼岸。

因为在浩瀚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科技,不是武力,也不是永恒的生命。

而是那一句简单到极致,却又沉重如山的承诺:

**“我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