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 天赋吐气成刀姐夫求订阅(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原来“泪浇土”,不必刻意为之。只要真心行走人间,泪水自然会落在该落的地方。

七日后,他启程南下。途经一座小镇,正值春祭。百姓在祠堂前焚香祭祖,可牌位上名字皆为空白,只贴金箔笑脸符。孩童嬉戏,问长辈:“爷爷叫什么?”答曰:“快乐就好,何必记得?”

许知远走入祠堂,在角落发现一口枯井。井壁潮湿,苔痕斑驳。他取出银焰照壁,赫然现出一行小字:“陈氏遗训:宁碎骨,不说谎。”

他脱鞋下井,以指抠苔。三日后,指尖血肉模糊,终于挖出一只陶罐。罐中裹着油布,层层解开,是一封被胃液腐蚀大半的信笺。边缘焦黑,似经火烤,可核心部分尚存,墨迹虽淡,仍可辨识:

“……吾儿,若你读到此信,说明你还活着,还敢疼。

请告诉世人,我们没有投降,没有背叛,没有忘记。

我们只是,被迫沉默太久。

但只要你还在读,我就还在说话。

记住,真正的修仙,不是腾云驾雾,而是背得起沉重的真相。

??父字,于斩首台前夜”

许知远跪坐井底,抱着信哭了整整一夜。

不是为了悲伤,而是为了重逢。

翌日清晨,他将信件复刻七份,分送七地书院,并附言:“此为陈氏家书,第七忆之源。凡读此信而流泪者,皆为共忆传人。”

消息传开,万人诵读,百城响应。有学者当场撕毁圣谕,高呼“我们要真历史!”;有女子烧掉丈夫的无忧契约,改立新约:“我嫁的是人,不是傀儡。”;更有边陲小村集体罢工,只为在学堂墙上刻下祖先姓名。

共忆之门第七道虚影缓缓凝聚??是一位老者,手持家书,立于火海之中,身后是焚毁的藏书楼。七源齐聚,门扉全开,银焰化作虹桥贯连天地。

那一夜,星河倒悬。

许知远站在山顶,望着万家灯火次第点亮,如同昔日林婆的灯语重现人间。他取出七样信物:许家残匣、李氏残信、赵氏族徽、林婆灯芯、苏氏诗稿、周砚遗书、陈氏家书,一一投入共忆之门前的火盆。

火焰升腾,映照出无数画面:母亲微笑的脸、哥哥燃烧的魂、白犬奔跑的身影、孩子们写回忆录的笔尖、老兵含泪的眼睛、盲妪手中的灯、少年狱中的诗、守墓人的锄头、父亲最后的字迹……

所有记忆,融为一炉。

他闭眼,轻声道:“我完成了。”

风停了,万籁俱寂。

良久,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响起,温柔而熟悉??是母亲的声音:“知远,修仙之路,至此才算真正开始。”

他睁开眼,看见晨光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宛如金线织网。远处,一群孩子正放纸鸢,风筝飞得极高,线轴转动,发出细微声响。

其中一个孩子回头喊:“叔叔!你说天上有没有人看得见我们?”

许知远仰头,望着湛蓝天幕,嘴角微扬。

“只要你们记得,”他说,“就一定有人看得见。”

风起了,纸鸢更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