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科研合作寻突破(第2页)
周长利点头:“那我这边马上成立对接专班,专人盯项目、专帐管资金,绝不拖后腿。”
“还有件事。”丁义珍转身看著两人,“从今天起,所有科研合作项目,必须附两份材料——一份技术可替代性评估,说明万一断供怎么办;另一份是智慧財產权归属条款,明確谁研发、谁受益。”
林耀东问:“要不要报备上级?”
“不用。”丁义珍摇头,“先试行。这套办法跑通了,再推广。现在最怕的就是打著合作旗號,结果又被人牵著鼻子走。”
他坐回椅子,打开系统,起草了一份《科研合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標题朴素,內容却严丝合缝:
-所有合作协议须经专项小组联合审批;
-涉外项目需通过信息安全审查;
-每月召开闭门会,直接向他本人匯报进展。
文件传完,他点了发送。
“以后谁想糊弄,先看看规矩。”
周长利看完文档,笑了一声:“你这是把科研合作当成作战任务来管啊。”
“本来就是。”丁义珍说,“以前咱们拼资源、拼速度,现在拼的是谁能真正掌握核心环节。这不是做生意,是抢时间。”
林耀东忽然开口:“如果对方提出要派团队常驻呢?”
“欢迎。”丁义珍答得乾脆,“但必须签保密协议,设备接入內网要经过双重认证。我可以开门,但门锁得由我们做。”
三人对视一眼,都没再多说。
该定的规矩定了,该派的人也派了。
接下来,就看谁能先迈出第一步。
周长利临走前提了一句:“国內这边,清华、华科、浙大都有团队在做类似方向,要不要也列进去?”
“列。”丁义珍头也不抬,“但优先级往后放。现在的问题不是没人做研究,而是研究成果落不了地。咱们得找那些愿意把手弄脏的人。”
办公室安静下来。
林耀东最后留下一句话:“北欧那边一旦有回应,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丁义珍应了一声,继续盯著屏幕。
名单已经整理完毕,八家高潜力机构整齐排列,北欧研究所被標成醒目的红色。他在备註栏敲下一行字:
**先谈,不急签,要谈出技术主权。**
窗外夜色深沉,高新园区的方向依旧亮著灯。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已经凉了。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林耀东发来的消息:“甫光的船员明天启程,隨身携带一份匿名技术諮询函,偽装成学术交流材料。”
丁义珍回了个“好”字。
放下手机时,他注意到桌角那份《管理办法》的列印稿,第一页右下角印著今天的日期:**10月23日**。
他拿起笔,在旁边轻轻画了个圈。
然后翻开第二页,继续审阅细则条款。
门外走廊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灯光照在纸面上,映出一行清晰的小字:
“所有合作项目,须在立项前三十日內完成技术主权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