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仁君(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登基不过一年,满心想的是完成太祖爷的遗愿,削除藩王隱患,可如今朱棣不仅举兵叛乱,还能用这样的手段扰乱大明的经济,让南北同时陷入粮荒与钞贬的危机。

“那现在该怎么办?”

朱允炆的声音里带著几分无助:“耿炳文的三十万大军还在山东等著粮草,南方的粮价又涨得厉害,再不想办法,別说平叛,恐怕连南京的安稳都保不住!”

对这个四叔,朱允炆著实有点ptsd。

齐泰连忙道:“陛下,当务之急有三:其一,立刻下令江南各州县,暂停宝钞流通,粮食交易只许用铜钱或实物,严禁商人囤积居奇;其二,命漕运总督即刻调运江南官仓的粮食,走运河北上,支援耿將军;其三,派锦衣卫南下,严查那些收购粮食的商人,务必揪出背后的燕贼同党,切断他们的资金链!”

黄子澄也附和道:“齐大人所言极是!另外,还需下旨严惩那些私卖官仓粮食的州县官!”

“对!”

朱允炆的眼眸当中浮现出了冰冷的杀机:“太祖皇帝尸骨未寒!这些州县官竟敢私卖官仓粮食中饱私囊,简直是视国法如无物!传孤旨意,把山东那些卖粮的官员尽数押解来南京,朕要亲自斩了他们,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殿內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闻声,皆是心头一紧。

黄子澄率先上前半步,躬身劝諫:“陛下息怒!臣以为,此时斩杀州县官,恐非良策。”

“非良策?”朱允炆猛地转头:“他们私卖军粮,断了耿將军的补给,按律当诛!难道还要朕饶了他们?”

方孝孺连忙跟上,语气恳切:“陛下,臣並非要饶过他们,只是如今局势特殊。陛下登基之初,便以『仁政布告天下,要革除洪武年间的峻法苛刑,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些州县官虽有错,却多是见利忘义的庸官,並非十恶不赦的奸佞!”

朱允炆瞪大了眼睛:“这,这还不叫奸佞?”

方孝孺苦口婆心的开口道:“陛下,陛下与太祖高皇帝自然是不同的,若陛下此刻大兴杀戮,难免会让天下官员觉得陛下『仁政是虚,重蹈太祖高皇帝严刑峻法的旧路,这个时候,若是人人自危,又如何能齐心协力针对燕贼?”

齐泰也点头附和:“方大人所言极是。耿將军的大军还在山东等著粮草,咱们若此时拿办州县官,山东的地方治理定会陷入混乱,后续的粮草徵集、漕运调度都会受阻。”

顿了顿,齐泰继续道:“不如先將这些官员革职查办,押入大牢等候发落,等平定燕贼后,再酌情处置,这样既显陛下的宽容,又能稳住地方,不耽误平叛大事。”

朱允炆眉头紧锁,手指在案上无意识地敲击著。

他何尝不知道“杀一儆百”的道理,这帮王八蛋,坏了自己的军国大事,他是真的想要剥皮实草。

可齐黄方三人的话也戳中了他的顾虑,他登基后一直想摆脱太祖爷“严苛”的標籤,以“仁君”之名收拢人心,若是因为几个州县官坏了“仁政”的名声,確实得不偿失。而且正如齐泰所说,此时动盪地方,只会给朱棣可乘之机。

“可就这么饶了他们?”朱允炆的语气软了下来,带著几分不甘,“他们断了军餉,害耿將军的大军困在山东,若不重罚,日后还有谁会把国法放在眼里?”

黄子澄连忙道:“陛下放心,革职查办並非不罚。咱们可以下旨昭告天下,说明这些官员私卖官仓的罪状,让百姓知道陛下並非纵容贪腐;同时再派清廉的官员去山东接管州县,加快粮草徵集,这样既维护了国法,又不失仁政,还能安抚民心,岂不比单纯杀戮更妥当?”

朱允炆沉默片刻,看著三人恳切的神色,终究是鬆了口气,语气带著几分无奈:“罢了,就按你们说的办。把那些官员革职查办,押入大牢,等平叛之后再做处置。但你们记住,若后续粮草徵集再出问题,朕定不轻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