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我去北平臥底(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说到这里,朱允炆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徐牧身上,带著一丝复杂的意味:“朕之所以选你,而非他人,正是因为你是朱棣的连襟。你是徐达的女婿,娶了妙锦,朱棣娶了妙云,论辈分,他还要叫你一声『妹夫。”

越是往下说,朱允炆就越是感觉自己妙计无双:“他定会以为,你是因勛贵身份,不满朕重用文臣,想借去北平的机会,与他拉近关係,绝不会怀疑你是朕派去的人。这份信任,是旁人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

徐牧皱眉。

朱允炆啊朱允炆,你还知道你重用文臣,轻视勛贵。

徐牧听到这话,差点没忍住抬头反驳。

这要是自己没穿越。

朱允炆就是把他架到火上烤。

勛贵去监视朱棣,也不知道哪个王八蛋琢磨出来的餿主意。

朱棣一造反,你猜猜看,死的是谁?

张昺和谢贵是怎么死的?

你他妈是让我去送死啊!

不过,朱允炆让自己去北平,整合他意。

他刚才还在心里盘算著,去了北平就投靠朱棣,没想到转眼就被皇帝委以“臥底”的重任,还是用“连襟”这层身份做掩护。

朱允炆你给我等著,去了北平就跟朱棣勾搭到一起。

燕王府的那个谁,长史葛诚也是你的密探对吧?

“徐卿,你意下如何?”朱允炆见他半天没反应,又追问了一句,语气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

徐牧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脸上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情,拱手道:“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定当万死不辞!只是……陛下,臣还有一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允炆见他答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摆了摆手:“但说无妨,朕听著。”

“回陛下,臣以为,要想让朱棣彻底放下戒心,光靠『连襟这层身份还不够。”

徐牧定了定神,开始顺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说,“第一,臣想带著家眷一同前往北平。臣与妙锦成婚已有两年,感情甚篤,此次离京赴任,若孤身前往,朱棣难免会觉得奇怪,甚至怀疑臣是被陛下安排过去探知情报;若带著家眷,尤其是带著妙锦,她是徐达的女儿,是朱棣的小姨子,朱棣见臣举家前往,定然不会有多少疑心!不会怀疑臣的目的。”

朱允炆闻言,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你说得有道理。带著家眷去,確实更像那么回事。妙锦是徐达的女儿,有她在,朱棣对你的戒心会更轻。这一点,朕准了。”

得到朱允炆的许可,徐牧心中稍定,又继续说道:“第二,陛下,臣听说,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如今还在京城中读书,未曾返回北平。臣想著,此次前往北平,能否请陛下恩准,让臣顺便將三位世子一同带回北平?”

这话一出,不仅朱允炆愣住了,连站在一旁的齐泰、黄子澄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黄子澄忍不住开口:“徐牧,你疯了?那三位世子是朱棣的亲生儿子,留在京城,本就是牵制朱棣的重要筹码,怎么能让你带回北平?”

徐牧早就料到会有人反对,从容不迫地解释道:“黄大人莫急,臣自有考量。陛下,臣以为,將三位世子送回北平,看似是给了朱棣喘息之机,实则是让他彻底放下戒心。”

“您想,朱棣最看重这三个儿子,若他们一直在京城,朱棣定会担心陛下用世子要挟他,对朝廷始终抱有防备;若臣將世子平安送回,朱棣会觉得陛下仁厚,对臣也会更加信任,他会以为,臣能在陛下面前说上话,甚至能帮他求情,让世子返回北平。如此一来,他对臣的防备之心,只会更弱,臣也更容易接触到王府的核心信息。”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更何况,三位世子在京城久居,对京城的情况、对陛下的心思都有所了解,送他们回去,也能让他们在朱棣面前多说些朝廷无削藩之意的话,麻痹朱棣,为陛下爭取更多准备时间。至於牵制朱棣……只要臣在北平,能及时传递消息,即便世子回去了,陛下也能隨时掌握朱棣的动向,何愁无法牵制?”

说完,徐牧也是有些紧张。

自我感觉,脑子正常的人应该不会答应。

但是,对方是朱允炆,那就不一定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