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8(第11页)
他们买下这处公寓,共同设计装修,一点点填满属于他们的痕迹。
沈倦转身,将她揽到身前,低头看她平板上的设计图。那是画廊的平面图,她用不同颜色标注着作品悬挂的位置。
“这里,”他指着入口处的一面墙,“可以做个沉浸式投影区,用我们之前开发的互动技术,让观众走进你的画里。”
林栀子眼睛一亮:“对!就像当年‘境·界’的升级版。”她兴奋地抬头,却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里。
他低头,自然地在她唇上落下一个带着咖啡清香的吻。
“沈总现在谈合作都这么随意了吗?”她挑眉,眼底闪着狡黠的光。
“只对林画家这样。”他从善如流,手臂收紧,将她圈在料理台与自己之间,“考虑一下?技术入股,利润你七我三。”
她笑着推他:“资本家。我得先看看演示效果。”
“晚上给你看原型。”他允诺,又亲了亲她的发顶,才松开她去冲咖啡。
这就是他们如今的日常。
各自在领域内成长,却又在专业上奇妙地交汇,成为彼此第一个观众和最犀利的批评者。他懂她色彩里的情绪,她理解他代码背后的逻辑。
林栀子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公园里玩耍的孩子和散步的老人。
两年前,他们还挤在学校附近那间小公寓里,为节省空间把画架塞在墙角。如今站在这里,俯瞰着属于他们的城市风景,有种踏实的确幸。
“想什么呢?”沈倦端着两杯咖啡走过来,递给她一杯。
“想我们第一次去看的那个房子,”她接过咖啡,指尖碰到他温热的手背,“卫生间漏水,楼下就是烧烤摊,你还说闻着香味挺好。”
沈倦低笑,从背后拥住她,一起看窗外的车水马龙:“现在好了,你想画到多晚都行,没有油烟味吵你。”
但那些挤在出租屋的日子,一起吃泡面赶工、在蝉鸣声中相拥而眠的夜晚,却是记忆里最柔软的部分。正是共同经历过那些,才让此刻的安稳显得如此珍贵。
傍晚,沈倦在书房测试新的交互程序,林栀子则在画室修改参展作品。
公寓里很安静,只有他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和她笔刷划过画布的沙沙声,像一首默契的二重奏。
忽然,林栀子搁下画笔,走到书房门口:“沈倦,你来一下。”
他立刻保存进度起身。画室里,一幅近两米宽的画作倚墙而立——是她笔下两个依偎的侧影,背景是南大熟悉的林荫道,光影处理得极其温柔。
“这里,”她指着人物交融处的色彩,“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沈倦凝神看了片刻,走到调色板前,挤出一抹极淡的钴蓝,又兑入一点钛白,用刮刀轻轻调和:“试试这个层次。”
她接过刮刀,在那片暖色调中加入他调出的冷色。奇妙的变化发生了,画面瞬间有了呼吸感,温暖中多了一丝沉静的深度。
“对了!”她惊喜地转头,眼睛亮晶晶的,“你怎么知道?”
他倚在画架旁,目光温柔:“看你调了一下午,就差这一点。”他总能精准捕捉到她艺术直觉中那微妙的缺口。就像她也能在他面对复杂算法皱眉时,不经意地点破关键。
他们是彼此最敏锐的观察者。
晚餐是沈倦下的厨。开放式厨房里,他熟练地处理食材,林栀子就在中岛台边帮忙择菜,说起白天画廊的趣事。饭菜的香气弥漫开来,是平凡日子里最动人的味道。
饭后,两人窝在沙发上看一部老电影。
林栀子蜷在他怀里,脚趾无意识地蹭着他家居服的裤脚。看到男女主角分别的片段时,她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你明天要去北京出差?”
“嗯,早班机,三天就回。”他低头,用下巴蹭了蹭她的发顶,“画展前肯定回来。”
“这次记得带充电器,”她戳戳他的胸口,“别像上次那样,半夜找我求救。”
他抓住她作乱的手指,低笑:“那次是故意找借口听你声音。”
电影的光影在墙上变幻,他们依偎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直到林栀子在他怀里昏昏欲睡。
沈倦关掉电视,将她打横抱起。
“我能自己走……”她含糊地抗议,手却自然地环住他的脖颈。
“我想抱。”他稳稳地走向卧室,语气不容置疑。
将她轻轻放在床上,他俯身撑在她上方,指尖拂过她额前的碎发,目光在夜色中深沉如水:“我不在的时候,记得锁好门,按时吃饭。”
“知道啦,”她抬手抚平他微蹙的眉头,“沈先生,你越来越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