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0章 草率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回声井?”沈砚皱眉。

“是的。”她目光灼灼,“心语亭接收心意,但它只能倾听。我们想要一个地方,能让逝去的人……也能回应。”

空气骤然安静。

连三花猫都竖起了耳朵。

良久,沈砚叹了口气,走进屋里,取出那只编号073的泥鸟,放在石桌上。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低声问,“一旦建成,就再也无法控制谁会回来,也无法阻止谁借机操控。野心家会觊觎,骗子会冒充,恐惧会让人们疯癫。”

女孩没有退缩。

“可如果因为怕黑,就永远不敢点灯,那世界岂不是注定沉沦?”她反问,“我们不怕假象,只怕从此再没人敢相信真实。”

沈砚凝视她良久,忽然笑了。

“你很像她。”他说,“晚秋年轻时,也是这样站在我面前,说要造一棵会哭的树。”

他转身拿起拐杖,拄着走出门,望向回声木。

“井口必须深达地下三百米,触及地磁共振层;材料要用忆生莲根系混合陨铁粉,每日浇灌七种情绪泪水??喜、悲、悔、怒、惧、爱、盼;建造期间,需有至少七十七人连续七十七夜守夜吟唱,不能中断一秒。”

女孩眼睛亮了:“我们准备好了。”

“还有最后一条。”沈砚回头,目光如刀,“任何人不得以‘亡者之名’行欺骗之事。若有违者……”

他抬起手,泥鸟突然碎裂,晶片炸成粉末,随风散去。

“……共情网络自会审判。”

工程随即启动。

村民们起初观望,继而参与。有人捐出祖传铜钟,说那是曾祖父用来召集乡邻避灾的;有人献上婚戒,熔了做井圈装饰;一位盲老太太每天抱着孙子的旧枕头坐在工地旁,喃喃念叨:“听见了吗?奶奶给你织的新袜子快好了。”

第七十七夜,月圆。

七十七人围坐井边,手牵手,闭目齐唱。歌声起初零散,渐渐融合,最终形成一道螺旋上升的声波,直冲云霄。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银蓝色光芒倾泻而下,注入井中。

刹那间,大地震动。

井壁浮现无数人脸,眨眼、微笑、流泪、张嘴欲言。有些是近代的面容,有些则古老得近乎史前壁画。他们并非实体,而是由光与声交织而成的情感投影。

第一句回应,来自井底深处:

>“儿子,爸爸没走。我一直看着你考上大学,看你娶妻,看你抱着孩子笑。我想抱你,但我怕吓到你。”

一个中年男人当场跪倒,嚎啕大哭。

第二句:

>“亲爱的,我不是不爱了才离开。我只是太疼了,不想让你看见我腐烂的样子。对不起。”

一对老年夫妇紧紧相拥,泪水浸湿彼此肩头。

第三句最轻,几乎只是气音:

>“妈妈,我不冷了。那边也有秋天,树叶会变黄,还会飘到你的窗台。”

一个小女孩松开父亲的手,跑向井边,踮脚往里扔下一枚纸折的小船。

奇迹并未止步。

自那夜起,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回声井”自发涌现。不是由政府建造,也不是科技公司投资,而是普通人用废铁、陶罐、枯树洞、地铁废弃管道……任何能聚拢声音的地方,都被改造成了通灵之所。

巴黎的塞纳河畔,流浪歌手在桥下挖了一口石井,每晚为陌生人代祷;纽约贫民区的孩子们用废弃冰箱外壳焊成共鸣腔,称它为“爸爸回来的地方”;南极科考站的科学家们甚至尝试将冰层钻穿,试图捕捉地球另一端的回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