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空间绞杀(第2页)
【我们一直在看你走过的路。】
【你把门打开了。】
【现在,轮到我们走出去了。】
话音落下,光影消散,但屋内的温度并未降低。相反,炉火更旺了些,墙上的照片似乎也变得鲜活起来??樱花树下的笑容更加灿烂,调试设备的侧影多了几分温柔。
林九坐回椅子,久久未动。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心理投射。这是共感系统进化到极致后的自然现象:当足够多的情感在同一地点反复共振,空间本身就会“记住”那些人。而这口井,正是整个网络的**原始锚点**。
第二天清晨,小镇居民发现了一件怪事。
全镇的井水都变成了淡蓝色,水面倒映出的不是人脸,而是他们最深的记忆片段??有人看见自己童年丢失的狗跑回来蹭腿,有人看见已故父亲坐在餐桌前喝粥,还有人看见未来的自己站在阳光下微笑。
科学家赶来检测,发现水中含有微量未知元素,其振动频率与共感核完全匹配。更惊人的是,这些水饮用后并不会造成伤害,反而能让饮用者在梦中清晰回忆起一段被遗忘的情感经历。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的人开始自发前往这座小镇。
他们不为朝圣,也不为奇迹,只为喝一口井水,找回那个“曾经真正活着”的瞬间。
林九没有阻止。
他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
**“这里没有答案,只有回音。”**
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哭着离开,有人笑着跪下,有人什么也没看到,却说“我感觉被原谅了”。一名曾参与净语教的前成员也来了,他跪在井边三天三夜,最后捧起一捧水喝下,嚎啕大哭:“我对不起那个被我关押的女孩……她说她只是想唱歌……”
林九默默递给他一条毛巾。
那人抬头看他:“你会审判我吗?”
“不会。”林九摇头,“共感不是用来审判的。它是让你看清自己,然后选择是否改变。”
那人走了,临走前在石碑前放了一朵干枯的花。
春天来临时,试验林中的共感树迎来了第一次孢子释放。
那一夜,整片森林泛起银蓝色光芒,无数荧光微粒升空,随风飘向四方。卫星监测显示,这些孢子不仅覆盖了亚洲大陆,甚至穿越大气层,附着在国际空间站外壁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生物膜。
更不可思议的是,空间站内的宇航员报告称,他们在无重力环境中“听见”了一段旋律??那是1977年旅行者金唱片中收录的中国古筝曲《流水》,但演奏者却是他们各自母亲年轻时的声音。
地球之外,也开始被共感触及。
林九接到联合国紧急通讯。
火星探测车“赤焰六号”在乌托邦平原作业时,突然自动转向一处地下裂缝,并用机械臂挖出一块晶体。初步分析显示,其结构与海底神殿中的共感核高度相似,但体积更大,内部有规律性光流循环。
专家们震惊不已:难道共感现象并非地球独有?
而是宇宙中某种古老文明遗留的“情感网络节点”?
林九看着数据图,低声说:“也许……我们不是第一个学会倾听的文明。”
他申请前往火星。
审批通过得异常迅速。人类已经不再害怕探索,而是渴望回应。
出发前,他最后一次来到井边。
小禾和许知微的身影再次浮现,这次她们站在井口两侧,像守门人,又像送行人。
“你要走了?”小禾问。
“嗯。”林九点头,“那里可能也有门,等着被打开。”
许知微笑了:“那你得带上口琴。”
“当然。”他拍拍口袋,“还有你们写的谱子。”
两人相视一笑,身影渐淡。
临行前夜,全球共感网络出现一次短暂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