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周红一要转卖投资项目(第2页)
“好吃吗?”奶奶问。
“嗯。”她用力点头。
“那就多吃点。以后啊,你要常来。这孩子忙,顾不上吃饭,你就替我多管管他。”
沈佳宜愣住,抬头看向叶开。他低头吃着饺子,没说话,嘴角却微微扬起。
那一晚,她破天荒地吃了两碗。
临走时,奶奶拉着她的手说:“丫头,我知道外面有人说你靠他。可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你有没有良心,有没有毅力,敢不敢为别人拼一把。只要你还愿意为那些快要消失的老手艺奔走,你就配坐在这张桌子前。”
回到公寓已是深夜。她洗完澡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调出最近一期视频的脚本??《最后一位秦腔皮影匠人》。这是她亲自去甘肃一个小县城蹲守半个月拍下来的。老人年近九十,双手颤抖却仍能操纵二十多个皮影人物同台演出。最后一幕,他在雪夜里唱完《忠保国》,对着镜头说:“我不怕死,我怕没人记得这些故事。”
她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然后新建文档,写下标题:《我不是符号》。
凌晨三点,她按下发布键。
视频开头没有滤镜,没有配乐,只有她素颜面对镜头,语气温和平静:“过去一年,我收到最多的私信是:‘你是不是叶开的情人?’‘你的数据是不是买的?’‘你凭什么代表非遗?’今天我不想辩解,只想讲一件事??上个月我去陕北录民歌,住在窑洞里,连续七天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但我还是每天清晨六点起床练发音,因为那位老艺人说:‘一句信天游,三代人的魂。’我不懂音乐,也不够专业,但我愿意学。因为我相信,有些东西比流量重要,比如记忆,比如传承。”
视频结尾,她站在黄土高原的崖边,风吹乱了头发,背景是一轮初升的太阳。
“我不是谁的附属品,也不是谁打造的偶像。我是沈佳宜。我会跌倒,会犯错,会被人质疑。但只要我还拿着摄像机,就会继续记录那些快要被遗忘的人和事。至于你们怎么看我……时间会回答一切。”
第二天早晨,这条视频冲上了热搜榜首。
起初是嘲讽:“又来立苦情戏人设。”
可随着越来越多观众看完视频,评论风向悄然转变。
有人发现她拍摄期间的朋友圈全是凌晨两点的工作照;有人扒出她名下成立了“民间技艺保护基金”,首笔捐赠五百万元来自她去年直播带货的全部分成;更有媒体跟进报道,证实她已签约十五位濒危非遗传承人,为其提供长期宣传支持。
而真正引爆舆论的,是一段未公开花絮流出:拍摄皮影戏当晚突遇暴雨,电路中断,整个团队束手无策。是沈佳宜拿起手电筒,跪在地上用手影配合老人完成最后十分钟表演。画面晃动模糊,却能看到她满脸雨水与泪水交织。
#沈佳宜不是依附者#成为当日最高热度话题。
连主流官媒都转发点评:“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口号,而在行动。感谢每一位默默坚守的记录者。”
与此同时,佳开科创总部迎来一波又一波访客。
先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派团调研,随后德国某大型能源集团发来合作意向书,甚至美国硅谷一家知名风投主动提出“不限金额投资”,条件只有一个:开放部分技术授权。
叶开坐在办公室,看着桌上堆成小山的文件,神情平静。
杨超月走进来,递上一份加急报告:“欧盟刚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新一轮反倾销调查,但特别注明‘新型钙钛矿技术暂不纳入限制范围’。”
“理由呢?”
“他们承认这项技术属于颠覆性创新,且专利归属清晰,无法用传统贸易壁垒应对。”
叶开轻笑一声:“他们终于意识到,这次玩不了老套路了。”
下午三点,董事会紧急召开。几位股东联名提议加速IPO进程,认为当前政策环境与国际关注度已达峰值,应尽快登陆资本市场兑现价值。
财务总监发言时语气激动:“如果我们现在上市,估值至少千亿起步!所有早期投资人将迎来史诗级回报!”
会议室一片沸腾。
唯有叶开沉默着,目光落在窗外远处工地上的光伏阵列。阳光洒在银色组件上,反射出耀眼光芒,仿佛一片流动的金属海洋。
“各位。”他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全场安静下来,“我知道大家想赚钱。但我想问一句??我们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
无人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