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六章 周红一要转卖投资项目(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投资360吗?”

“周董你不是一向都喜欢独来独往,怎么舍得把360的股份让出来?”

叶开听周红一这么一说,倒是觉得有些奇怪,忍不住盯着他反问了一句。

周红一也是一个喜欢吃独食儿的,。。。

车窗外的霓虹一帧帧掠过,沈佳宜靠在后座上,望着城市夜景如流光般滑过眼帘。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珍珠耳钉,温润的触感像是一根细线,将她从刚才访谈的紧张情绪中轻轻拉回现实。车厢里很安静,只有空调低沉的送风声和瓦特偶尔调整后视镜时金属轻响。

“你们奶奶……”她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迟疑,“是不是一直都这样?”

叶开侧头看她:“哪样?”

“知道你们要做什么,还总在关键时刻,给你们做饭。”

他笑了:“她是唯一一个从一开始就相信我能改变点什么的人。小时候家里穷,她一边捡废品供我读书,一边跟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饱穿暖,是为了让别人也能活得像个人样。’”他顿了顿,“所以现在每次我们做完一件大事,她就要做一顿白菜鸡蛋馅饺子??她说那是最朴素的味道,也是最踏实的日子。”

沈佳宜怔住了。

她忽然明白,为什么叶开能在资本围猎中不动如山,能在技术封锁下另辟蹊径。他的根扎得太深了,深到不是金钱或权力能撼动的。而自己呢?她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阶层,从小被教育“别惹事、别出头”,直到遇见叶开,才第一次听说“你可以不一样”。

手机震动了一下。微博热搜榜跳了出来:#沈佳宜回应资源论落泪#置顶第一。

她点进去,视频片段正在疯传??是她说“抓住机会的人是我自己”那一段。评论区炸开了锅。

有人写道:“原来她不只是花瓶。”

也有人说:“叶开真的太会包装了,连反击都设计得这么感人。”

更有一条高赞留言刺痛了她的眼睛:“等哪天叶开撤资,看她还能不能站得住。”

她把手机倒扣在腿上,喉咙发紧。

成功来得太快,质疑也就来得更狠。她不怕批评,怕的是连自我都被否定。

“别看那些。”叶开的声音低低传来,“网络上的声音,九成是情绪,一成才是真相。你只需要记得,你是谁。”

她转头看他,灯光掠过他的侧脸,轮廓分明得像刀刻出来的一样。可那双眼睛里,却没有半分锋芒,只有一种近乎温柔的坚定。

“你说……我会不会有一天,也能不靠你?”她问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你已经在做了。”他说,“你以为央视为什么会找你?因为你最近三个月发布的十支非遗纪录片,全网播放量破八亿,海外平台累计订阅增长四百万。文化部内部简报专门提了一嘴‘民间力量自发推动传统文化复兴’。这不是我推的,是你自己打出来的阵地。”

沈佳宜心头猛地一震。

她从未想过,那些熬通宵剪辑的画面、走遍山村采集的口述史、甚至被人骂“作秀”的方言直播,竟然真的掀起了波澜。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告诉你干嘛?”他笑,“让你觉得自己厉害?人一旦知道自己厉害,就容易停下脚步。我要你一直往前走,哪怕不知道自己已经走多远。”

她鼻子一酸,差点又要掉泪。

这一刻她终于懂了,叶开从来不是把她圈养在羽翼下的掌控者,而是那个悄悄拆掉栅栏、却从不说破的人。

车子驶入郊区一栋老式家属院。楼下路灯昏黄,一个佝偻的身影正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看到车停稳,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迎上来。

“回来了?”奶奶的声音沙哑却有力,“饺子快凉了。”

屋里陈设极简,一张八仙桌,几把旧椅子,墙上挂着幅泛黄的照片??少年叶开背着书包站在垃圾堆旁读书,身后是破败的棚户区。照片下方写着一行小字:“知识能照亮的,不止一个人的命运。”

饭桌上,三碗热腾腾的饺子冒着白气。沈佳宜夹起一个,咬下去的瞬间,葱香混着蛋香在嘴里炸开,和记忆里每一次吃到的味道一模一样。

章节目录